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内容、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7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4.3 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1.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7-18页 |
1.5.1 研究创新点 | 第17页 |
1.5.2 研究不足 | 第17-18页 |
2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| 第18-30页 |
2.1 互联网金融相关概念 | 第18-19页 |
2.1.1 互联网金融 | 第18页 |
2.1.2 金融互联网 | 第18-19页 |
2.1.3 移动互联网 | 第19页 |
2.2 微信及相关概念 | 第19-24页 |
2.2.1 微信 | 第19-20页 |
2.2.2 微信营销 | 第20-21页 |
2.2.3 微信银行 | 第21-23页 |
2.2.4 微信公众号 | 第23-24页 |
2.3 文献综述 | 第24-30页 |
2.3.1 AISAS消费者行为模式 | 第24-27页 |
2.3.2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地方商业银行的生存现状 | 第27-28页 |
2.3.3 地方商业银行开展微信营销的必要性 | 第28-30页 |
3 地方商业银行开展微信营销的现状分析 | 第30-34页 |
3.1 地方商业银行生存态势 | 第30页 |
3.2 地方商业银行营销现状 | 第30-31页 |
3.2.1 理念未与时俱进 | 第30-31页 |
3.2.2 缺少管理与规划 | 第31页 |
3.2.3 营销方式单一且影响力小 | 第31页 |
3.3 微信营销的优势 | 第31-33页 |
3.4 地方商业银行微信营销的问题 | 第33-34页 |
4 基于AISAS理论的地方商业银行微信营销模型建立 | 第34-42页 |
4.1 AISAS模型 | 第34-37页 |
4.2 微信营销模型 | 第37-38页 |
4.3 微信营销模式构建 | 第38-40页 |
4.3.1 引起注意 | 第38页 |
4.3.2 激发兴趣 | 第38-39页 |
4.3.3 信息搜索 | 第39页 |
4.3.4 产生行动 | 第39页 |
4.3.5 信息分享 | 第39-40页 |
4.4 微信营销步骤 | 第40-42页 |
4.4.1 确立微信营销传播基点 | 第40页 |
4.4.2 制定微信营销方案 | 第40页 |
4.4.3 开展微信营销传播行为 | 第40-41页 |
4.4.4 效果评估反馈 | 第41-42页 |
5 萧山农商银行微信营销实证研究 | 第42-56页 |
5.1 萧山农商银行简介 | 第42-44页 |
5.2 萧山农商银行微信营销现状 | 第44-46页 |
5.2.1 服务功能不完善 | 第44页 |
5.2.2 微信粉丝群体质高量小 | 第44-45页 |
5.2.3 营销方式单一 | 第45页 |
5.2.4 重视度程度不够 | 第45页 |
5.2.5 微信营销定位不明确 | 第45-46页 |
5.3 萧山农商银行微信营销的必要性和意义 | 第46-47页 |
5.4 萧山农商银行微信营销策略 | 第47-51页 |
5.4.1 确立微信营销传播基点 | 第47-48页 |
5.4.2 制定微信营销战略 | 第48页 |
5.4.3 基于AISAS模式开展微信营销传播行为 | 第48-50页 |
5.4.4 效果评估反馈 | 第50-51页 |
5.5 数据来源及相关分析 | 第51-52页 |
5.6 模型参数估计 | 第52页 |
5.7“咖啡大作战”案例 | 第52-56页 |
6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56-60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6-58页 |
6.2 展望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附录 | 第64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