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2-16页 |
ABSTRACT | 第16-2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21-4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21-25页 |
1.1.1 现实背景 | 第21-24页 |
1.1.2 理论背景 | 第24-25页 |
1.2 问题提出 | 第25-28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8-31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28-29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29-31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结构 | 第31-34页 |
1.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| 第34-39页 |
1.5.1 技术路线 | 第34-36页 |
1.5.2 研究方法 | 第36-39页 |
1.6 主要创新点 | 第39-41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| 第41-62页 |
2.1 开放式创新社区相关文献综述 | 第41-46页 |
2.1.1 开放式创新社区的概念解释 | 第41-42页 |
2.1.2 开放式创新社区相关研究现状 | 第42-46页 |
2.2 开放式创新理论 | 第46-50页 |
2.2.1 理论基础 | 第46-48页 |
2.2.2 研究现状 | 第48-50页 |
2.3 资源基础观理论 | 第50-53页 |
2.3.1 理论综述 | 第50-52页 |
2.3.2 研究现状 | 第52-53页 |
2.4 动态能力观理论 | 第53-56页 |
2.4.1 理论综述 | 第53-55页 |
2.4.2 研究现状 | 第55-56页 |
2.5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应用 | 第56-60页 |
2.5.1 系统动力学的应用发展 | 第56-57页 |
2.5.2 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原理 | 第57-58页 |
2.5.3 系统动力学在创新领域的应用研究 | 第58-60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3章 开放式创新社区的创新价值链分析 | 第62-80页 |
3.1 OIC创新价值链模型构建 | 第62-64页 |
3.2 OIC创意产生阶段分析 | 第64-68页 |
3.2.1 创意收集活动 | 第65-66页 |
3.2.2 创意筛选活动 | 第66-68页 |
3.3 OIC创意转化阶段分析 | 第68-74页 |
3.3.1 创意吸收活动 | 第69-71页 |
3.3.2 创意转换活动 | 第71-74页 |
3.4 OIC创意扩散阶段分析 | 第74-78页 |
3.4.1 创意实施活动 | 第74-76页 |
3.4.2 创意商业化活动 | 第76-7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78-80页 |
第4章 OIC创新价值链中用户贡献行为分析 | 第80-92页 |
4.1 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研究现状 | 第80-83页 |
4.2 数据收集与处理 | 第83-85页 |
4.3 在线用户样本分析 | 第85-89页 |
4.3.1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| 第85-86页 |
4.3.2 聚类分析 | 第86-89页 |
4.4 在线用户贡献分析 | 第89-9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91-92页 |
第5章 OIC创新价值链中用户生成内容分析 | 第92-104页 |
5.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| 第92-96页 |
5.1.1 UGC的信息质量对其贡献价值的影响 | 第93-94页 |
5.1.2 UGC的互动质量对其贡献价值的影响 | 第94-95页 |
5.1.3 用户的创新行为对UGC贡献价值的影响 | 第95页 |
5.1.4 用户的互动行为对UGC贡献价值的影响 | 第95-96页 |
5.2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| 第96-97页 |
5.3 变量测量 | 第97-99页 |
5.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| 第99-102页 |
5.5 UGC创新应用分析 | 第102-103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103-104页 |
第6章 OIC创新价值链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| 第104-136页 |
6.1 OIC创新价值链的系统特性分析 | 第104-106页 |
6.2 系统边界确定与基本假设 | 第106-107页 |
6.3 OIC创新价值链的因果关系分析 | 第107-116页 |
6.3.1 OIC创意产生子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 | 第107-109页 |
6.3.2 OIC创意转化子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 | 第109-110页 |
6.3.3 OIC创意扩散子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 | 第110-111页 |
6.3.4 OIC创新价值链的因果关系图与反馈分析 | 第111-116页 |
6.4 OIC创新价值链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| 第116-120页 |
6.5 模型检验 | 第120-122页 |
6.6 仿真分析 | 第122-135页 |
6.6.1 模型系统结构的静态分析 | 第123-127页 |
6.6.2 模型系统行为的动态分析 | 第127-133页 |
6.6.3 仿真分析结论与管理启示 | 第133-135页 |
6.7 本章小结 | 第135-136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36-140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136-138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138-140页 |
附录 | 第140-185页 |
图目录 | 第185-187页 |
表目录 | 第187-1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8-204页 |
致谢 | 第204-20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206-207页 |
附件 | 第20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