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体制论文

混合所有制的公司治理效应--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实证研究

摘要第2-5页
Abstract第5-8页
1 绪论第16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6-17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、研究框架以及技术路线图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框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技术路线图第21-22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创新点第22-24页
2 文献综述第24-42页
    2.1 关于混合所有制的文献综述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混合所有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初探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有关混合所有制的案例研究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有关混合所有制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有关混合所有制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第26-27页
    2.2 关于公司治理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第27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关于公司治理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:一个主流的理论分析视角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关于公司治理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: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分析视角第30-40页
    2.3 文献述评第40-42页
3 制度背景、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第42-59页
    3.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背景第42-44页
    3.2 理论基础——利益相关者理论第44-47页
    3.3 研究假设第47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关于混合所有制与股东和管理层之间代理成本的研究假设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关于混合所有制与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代理成本的研究假设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关于混合所有制与冗余雇员的研究假设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关于混合所有制与债务融资能力的研究假设第55-59页
4 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效应的回归结果分析第59-141页
    4.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第59-60页
    4.2 混合所有制与股东和管理层之间代理成本第60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变量描述性统计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回归分析第64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企业性质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调节效应第69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小结第81-83页
    4.3 混合所有制与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代理成本第83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变量描述性统计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回归分析第85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企业性质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调节作用第89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小结第98-99页
    4.4 混合所有制与冗余雇员第99-12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变量描述性统计第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回归分析第101-10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企业性质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调节作用第108-12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小结第120-121页
    4.5 混合所有制与债务融资能力第121-14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变量描述性统计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回归分析第123-12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企业性质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调节作用第128-13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5 小结第138-141页
5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第141-145页
    5.1 主要结论第141-142页
    5.2 研究启示第142-143页
    5.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43-145页
博士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45-146页
参考文献第146-159页
后记第159-161页

论文共1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工作—家庭文化对员工工作—家庭增益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国有企业高管职务舞弊行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