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水路运输论文--船舶工程论文--船舶电气设备、观通设备论文--船用强电设备论文

柴油同步发电机与船舶微源逆变器并联运行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4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船舶电力系统概述第11页
    1.3 船舶新能源与船舶微源逆变器的研究发展现状第1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新能源发电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船舶微源逆变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微源逆变器控制策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7-22页
    1.4 VSG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第22页
    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-24页
第2章 同步发电机理论基础第24-45页
    2.1 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理想同步电机的结构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同步发电机的原始方程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电感系数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派克变换第29-30页
    2.2 dq0坐标下的有名值方程第30-32页
    2.3 同步电机的标幺制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同步电机的基值系统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dq0坐标下的标幺值方程第33-34页
    2.4 d、q轴的等值电路与实用参数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q轴等值电路、运算电抗及实用参数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d轴等值电路与实用参数第36-40页
    2.5 同步电机实用模型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等效实用变量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变量置换用的表达式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原派克方程的改造第42-44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3章 船舶柴油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研究第45-61页
    3.1 柴油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柴油发电机组的结构及其特点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原动机及其调速系统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原动机的起动特性第48-49页
    3.2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的种类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励磁系统的数学模型第50-53页
    3.3 单台柴油同步发电机独立运行仿真分析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仿真模型搭建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运行仿真结果分析第53-57页
    3.4 两台柴油同步发电机并联运作仿真分析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仿真模型搭建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并联运行结果分析第57-60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第4章 柴油同步发电机与船舶微源逆变器并联运行研究第61-79页
    4.1 虚拟同步发电机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船舶微源逆变器的结构与原理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船舶微源逆变器主体VSG算法第62页
    4.2 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具体实现第62-63页
    4.3 船舶微源逆变器VSG算法第63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VSG算法的有功功率和频率控制系统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VSG电压调节系统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VSG的整体控制结构第70-71页
    4.4 船舶微源逆变器独立运行仿真分析第71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仿真模型搭建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仿真结果分析第73-75页
    4.5 柴油同步发电机与船舶微源逆变器并联运行仿真分析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仿真模型的搭建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第75-78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78-79页
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79-81页
    5.1 总结第79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79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5页
致谢第85-86页
作者简介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气动伺服控制的高速气缸自适应缓冲研究
下一篇:基于陀螺效应的调频动力学吸振器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