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4页 |
一 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二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8-9页 |
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四 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1-14页 |
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学现状与新课标的目标 | 第14-20页 |
一 语文学科的性质 | 第14-15页 |
二 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7页 |
(一) 对语文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| 第15页 |
(二) 语文教育的教学方式落后 | 第15页 |
(三) 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缺失 | 第15-16页 |
(四) 过分强化字词句而弱化文学性 | 第16-17页 |
三 新课标的目标与解决问题的对策 | 第17-20页 |
(一) 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定位 | 第17页 |
(二) 解决问题的对策 | 第17-20页 |
第二章 从哲学层面看《庄子》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应用价值 | 第20-28页 |
一 庄子自然观与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 | 第20-22页 |
二 庄子齐物论与语文教学中的平等意识 | 第22-23页 |
三 庄子安命论与语文教学中的心理辅导 | 第23-24页 |
四 庄子关注社会的热情与语文教学中的责任感教育 | 第24-28页 |
第三章 从文学层面看《庄子》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应用价值 | 第28-34页 |
一 庄子寓言的想象力与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| 第28-29页 |
二 庄子寓言的修辞手法可为语文课堂教学经典范例 | 第29-31页 |
三 庄子散文的诗意表达与中学生文学感悟力 | 第31-34页 |
结束语 | 第34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38-39页 |
致谢 | 第39-40页 |
附件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