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选题缘由 | 第10-11页 |
·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1-16页 |
·2009 年及之前的相关研究 | 第11-13页 |
·2009 年后的相关研究 | 第13-15页 |
·评价与总结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6页 |
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| 第18-23页 |
·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改革的必要性 | 第18-20页 |
·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| 第18页 |
·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 | 第18-19页 |
·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目标的需要 | 第19页 |
·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发展的需要 | 第19-20页 |
·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改革的可行性 | 第20-23页 |
·经济发展是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的前提 | 第20-21页 |
·教育改革全球化是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的推动力 | 第21-22页 |
·地域特色化是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的方向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江苏省盐城市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现状调查 | 第23-37页 |
·调查说明 | 第23-24页 |
·问卷介绍 | 第23页 |
·调查对象 | 第23页 |
·调查过程 | 第23-24页 |
·盐城市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使用版本调查结果 | 第24-28页 |
·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基本情况 | 第25页 |
·劳动版中职语文教材基本情况 | 第25-26页 |
·两版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6-28页 |
·盐城市区中等职业学校师生问卷的其他调查结果 | 第28-37页 |
·学生问卷统计的结果及问题 | 第28-32页 |
·教师问卷统计的结果及问题 | 第32-37页 |
第四章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37-44页 |
·苏教版与劳动版教材编写问题成因分析 | 第37-39页 |
·编写依据方面 | 第37页 |
·编写体例方面 | 第37-38页 |
·文本选择方面 | 第38页 |
·教材内容方面 | 第38-39页 |
·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使用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39-44页 |
·学生忽视教材,学习态度不良 | 第39页 |
·教师依赖教材,主观能动性差 | 第39-40页 |
·教师教学弱化教材作用 | 第40-41页 |
·学校投入不够,教材开发困难 | 第41-42页 |
·各方人士对语文学科作用定位失误 | 第42-43页 |
·教材学时分配与教时分配矛盾 | 第43-44页 |
第五章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改革的对策思考 | 第44-63页 |
·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| 第44-46页 |
·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| 第44-45页 |
·突出“必需”、“够用”和“实用” | 第45页 |
·突出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 | 第45-46页 |
·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| 第46页 |
·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编写应遵循的相关原则 | 第46-53页 |
·协调一致的原则 | 第46-48页 |
·因地制宜的原则 | 第48-50页 |
·贴近生活的原则 | 第50页 |
·教育心理化原则 | 第50-52页 |
·教育传播学原则 | 第52-53页 |
·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目标定位改革 | 第53-55页 |
·夯实基础知识目标 | 第53-54页 |
·拓展职业化目标 | 第54-55页 |
·巩固综合能力目标 | 第55页 |
·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编排的改革 | 第55-57页 |
·目录呈现的创新 | 第55-56页 |
·单元编排的设想 | 第56-57页 |
·各年级教材衔接的构想 | 第57页 |
·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文本选择的改革 | 第57-59页 |
·发掘文本价值 | 第57-58页 |
·文本归于知识体系 | 第58-59页 |
·整合零散文本 | 第59页 |
·纠正教材使用者的不良态度 | 第59-60页 |
·减繁点突重点统筹教材学时分配与学校监管教时分配 | 第60-61页 |
·教学前对现行教材二次重组 | 第61-63页 |
·以人为本组合教材 | 第61页 |
·系统的开展口语交际教学 | 第61-62页 |
·注重教材应用化 | 第62页 |
·加强教材生活实践化 | 第62-63页 |
结语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附录 | 第66-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