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体裁的中美学生个人陈述语篇对比分析
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绪论 | 第9-12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三、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四、论文框架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33页 |
第一节 体裁理论 | 第12-18页 |
一、澳大利亚系统功能学派 | 第12-13页 |
二、ESP学派 | 第13-16页 |
三、北美新修辞学派 | 第16页 |
四、国内体裁理论现状 | 第16-18页 |
第二节 体裁分析理论 | 第18-26页 |
一、体裁分析 | 第18-20页 |
二、基于“语步”的体裁分析 | 第20-22页 |
三、Hasan的结构潜势分析法 | 第22-26页 |
第三节 个人陈述的体裁分析 | 第26-30页 |
一、个人陈述的定义 | 第26-27页 |
二、个人陈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7-29页 |
三、个人陈述的体裁研究 | 第29-30页 |
第四节 语料库语言学概述 | 第30-32页 |
一、语料库与语料库语言学 | 第30-31页 |
二、语料库与个人陈述 | 第31-32页 |
本章小节 | 第32-33页 |
第二章 研究方法 | 第33-38页 |
第一节 语料收集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分析方法 | 第34-37页 |
一、语步分析 | 第34-36页 |
二、语料库语言学的语料分析方式 | 第36页 |
三、对比分析 | 第36-3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研究发现与讨论 | 第38-72页 |
第一节 个人陈述的语步分析 | 第38-52页 |
一、中国学生个人陈述语步分析 | 第38-47页 |
二、美国学生个人陈述语步分析 | 第47-52页 |
第二节 个人陈述结构潜势分析 | 第52-55页 |
第三节 中美学生个人陈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| 第55-58页 |
一、中美个人陈述相同点 | 第55页 |
二、中美个人陈述不同点 | 第55-58页 |
第四节 中美个人陈述语言特征分析 | 第58-67页 |
一、词汇特征 | 第59-61页 |
二、语法特征 | 第61-65页 |
三、语篇特征 | 第65-67页 |
第五节 中美个人陈述中文化差异 | 第67-70页 |
一、权利距离的差异 | 第67-68页 |
二、思维方式的差异 | 第68-69页 |
三、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 | 第69-7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结语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附录 Ⅰ | 第78-89页 |
附录 Ⅱ | 第89-95页 |
致谢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