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铁大型车站深基坑支护稳定监测与变形控制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·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深基坑变形控制及监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深基坑变形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深基坑变形监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·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深基坑稳定与变形因素 | 第14-24页 |
·深基坑稳定模式 | 第14-16页 |
·深基坑变形模式 | 第16-22页 |
·深基坑开挖坑底隆起 | 第17-18页 |
·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 | 第18-20页 |
·外侧土体沉降 | 第20-22页 |
·深基坑稳定与变形的影响因素 | 第22-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太安站深基坑监测及数据分析 | 第24-74页 |
·工程实况 | 第24-27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24-25页 |
·工程地质参数 | 第25-26页 |
·水文地质 | 第26-27页 |
·周边邻近建筑物 | 第27页 |
·现场监测方案 | 第27-41页 |
·监测目的 | 第27-28页 |
·技术标准 | 第28页 |
·监测项目的选择及确定 | 第28-30页 |
·监测项目监测点的布设 | 第30-41页 |
·太安站变形控制监测方法 | 第41-51页 |
·围护结构墙顶水平位移变形监测 | 第41-47页 |
·地表、地下管线及建筑物沉降监测 | 第47-48页 |
·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| 第48-50页 |
·支护结构内力监测 | 第50页 |
·水位监测 | 第50-51页 |
·监测反馈及管理体系 | 第51-54页 |
·监测反馈 | 第51-53页 |
·警戒值、控制值的确定 | 第53-54页 |
·监测结果分析 | 第54-72页 |
·地表、地下管线沉降及周围建筑物沉降监测分析 | 第55-63页 |
·围护墙(桩)位移监测分析 | 第63-64页 |
·围护墙顶水平位移分析 | 第64-67页 |
·支撑轴力监测分析 | 第67-70页 |
·水位监测数据分析 | 第70-71页 |
·监测结果评价 | 第71-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四章 深基坑变形预测经验公式 | 第74-85页 |
·软土地区深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变形预测估算 | 第74-76页 |
·经验估算法(Peck法) | 第74-75页 |
·稳定安全系数法 | 第75页 |
·地层损失法 | 第75-76页 |
·时空效应法 | 第76页 |
·土岩组合区深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变形预测估算 | 第76-81页 |
·支护结构变位曲线包络面积Sp计算 | 第77-78页 |
·参数α、β确定 | 第78-80页 |
·地表沉降估算简化方法 | 第80-81页 |
·深基坑变形控制措施与环境保护 | 第81-84页 |
·深基坑变形控制措施 | 第81-82页 |
·环境保护 | 第82-83页 |
·信息化施工 | 第83-8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第五章 基坑开挖工况的有限元模拟计算 | 第85-100页 |
·MIDAS/GTS应用于深基坑工程及模型建立 | 第85-90页 |
·MIDAS/GTS软件简介 | 第85-86页 |
·总体施工工序 | 第86-87页 |
·选取参数及建立模型 | 第87-89页 |
·基坑开挖方案的数值模拟 | 第89-90页 |
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90-95页 |
·地应力平衡 | 第90-91页 |
·基坑开挖引起地表沉降分析 | 第91-94页 |
·基坑开挖引起的支撑内力分析 | 第94页 |
·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墙体位移分析 | 第94-95页 |
·监测数据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| 第95-99页 |
·地表及管线沉降对比分析 | 第96-97页 |
·支撑轴力对比分析 | 第97-98页 |
·围护结构侧移对比分析 | 第98-99页 |
·对比分析总结 | 第9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9-100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100-103页 |
·结论 | 第100-101页 |
·建议 | 第101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06页 |
致谢 | 第106-10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10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