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中文文摘 | 第4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8页 |
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3页 |
(一)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1页 |
(二)研究的意义 | 第11-13页 |
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| 第13-14页 |
(一)研究的目标 | 第13页 |
(二)研究的方法 | 第13-14页 |
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
(一)人才集聚动因的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(二)科技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(三)人才集聚模式研究 | 第16页 |
(四)小结 | 第16-17页 |
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7-18页 |
(一)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7页 |
(二)本文的不足之处 | 第17-18页 |
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| 第18-30页 |
第一节 社会福利 | 第18-20页 |
(一)福利、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| 第18-20页 |
第二节 社会福利理论 | 第20-23页 |
(一)福利经济学理论 | 第20-21页 |
(二)马克思的社会福利思想 | 第21-22页 |
(三)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| 第22-23页 |
第三节 人才集聚理论基础 | 第23-28页 |
(一)人才集聚的概念 | 第23-24页 |
(二)人才集聚相关理论 | 第24-28页 |
第四节 社会福利对人才集聚的推动作用 | 第28-30页 |
第二章 福建省三明市科技人才集聚现状分析 | 第30-38页 |
第一节 三明地区科技资源现状 | 第31-33页 |
(一)三明地区科技人才资源现状 | 第31-32页 |
(二)三明市科技活动资金投入现状 | 第32-33页 |
第二节 三明市科技人才流失状况分析 | 第33-35页 |
(一)三明市科技人才流失现状 | 第33-34页 |
(二)三明市科技人才流失的特点 | 第34-35页 |
第三节 三明市科技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| 第35-37页 |
(一)社会福利待遇缺乏比较优势 | 第35-36页 |
(二)资金困难且来源单一 | 第36-37页 |
(三)经济发展总体环境较差 | 第37页 |
第四节 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福建省三明市科技人才社会福利情况实证分析 | 第38-52页 |
第一节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| 第38-40页 |
(一)研究内容设计 | 第38页 |
(二)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| 第38-40页 |
第二节 调查数据分析 | 第40-52页 |
(一)用人单位福利满意度差异分析 | 第40-42页 |
(二)最具吸引力福利制度选择的差异分析 | 第42-46页 |
(三)对用人单位福利需求差异的分析 | 第46-48页 |
(四)对地方政府人才福利政策的需求差异分析 | 第48-52页 |
第四章 社会福利视角下福建省三明市科技人才集聚的建议 | 第52-60页 |
第一节 对用人单位制定福利制度的建议 | 第52-55页 |
(一)制定有针对性的福利制度 | 第52-53页 |
(二)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| 第53-54页 |
(三)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| 第54-55页 |
第二节 对地方政府制定福利政策的建议 | 第55-60页 |
(一)制定开放平等的人才准入政策 | 第55-56页 |
(二)加强政府人才工作 | 第56-57页 |
(三)注重精神激励 | 第57页 |
(四)创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| 第57-60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第一节 研究结论 | 第60-61页 |
第二节 研究展望 | 第61-62页 |
附录 | 第62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70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4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