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选题的背景 | 第9页 |
·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0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2-14页 |
·论文创新点 | 第14页 |
2 文献述评 | 第14-21页 |
·盈余管理理论研究的文献述评 | 第14-17页 |
·盈余管理的概念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盈余管理的动机的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IPO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文献述评 | 第17-21页 |
·IPO过程盈余管理手段与方向的实证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证券发行制度与IPO盈余管理及其关系的研究 | 第18页 |
·证券承销商与IPO盈余管理及其关系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注册会计师与盈余管理及其关系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·风险资本与IPO盈余管理及其关系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3 创业板IPO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 | 第21-26页 |
·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 | 第21-23页 |
·经济人假设是企业盈余管理的内在动因 | 第21页 |
·信息不对称是企业盈余管理的客观条件 | 第21-22页 |
·委托代理进一步促使盈余管理的产生 | 第22-23页 |
·企业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可能 | 第23页 |
·盈余管理的类型及手段的理论分析 | 第23-25页 |
·盈余管理的类型与手段及其关系 | 第23-24页 |
·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和博弈 | 第24-25页 |
·创业板IPO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创业板出台背景与IPO盈余管理动因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创业板上市条件与IPO盈余管理手段的关系分析 | 第26页 |
4 研究设计 | 第26-30页 |
·盈余管理的界定 | 第26-27页 |
·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确定 | 第27-29页 |
·真实盈余管理度量模型的构建 | 第27-28页 |
·应计盈余管理度量模型的选择 | 第28-29页 |
·样本均值差检验 | 第29-30页 |
5 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| 第30-43页 |
·样本的选择与数据获取 | 第30页 |
·样本特征描述 | 第30-34页 |
·创业板企业IPO前后业绩及其增长率的描述性统计 | 第30-31页 |
·创业板上市过程中第三方的分布情况 | 第31-34页 |
·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 | 第34-42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34-35页 |
·实证过程 | 第35-37页 |
·实证结果与分析 | 第37-39页 |
·第三方对创业板IPO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 | 第39-42页 |
·实证结果讨论 | 第42-43页 |
6 结论与建议 | 第43-46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43-44页 |
·有效抑制创业板IPO盈余管理的若干建议 | 第44-45页 |
·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附录 | 第49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