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动力传动系振动特性研究与分析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致谢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6页 |
·传动系弯曲扭转振动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2-14页 |
·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4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动力传动系弯扭耦合模型的建立 | 第16-34页 |
·一般微元轴段的弯扭耦合振动方程 | 第16-20页 |
·微元的力矩平衡方程 | 第16-18页 |
·微元轴段受力分析 | 第18-20页 |
·传递矩阵法 | 第20-22页 |
·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计算模型转化原则 | 第22页 |
·弹性参数的当量化转化 | 第22-26页 |
·轴段弹性求解方法 | 第22-24页 |
·弹性参数的计算 | 第24-26页 |
·惯量参数的当量转化 | 第26页 |
·传动系模型的参数提取 | 第26-32页 |
·发动机的参数求解 | 第26-31页 |
·飞轮与离合器的参数提取 | 第31页 |
·变速器的参数提取 | 第31-32页 |
·传动轴、驱动桥等部件及整车质量的当量转化 | 第32页 |
·汽车动力传动系耦合模型的建立 | 第32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汽车动力传动系振动分析 | 第34-52页 |
·典型部件的弯振扭振传递关系的求解 | 第34-42页 |
·增量表达式 | 第34-35页 |
·刚性圆盘弯振和扭振增量传递矩阵 | 第35-37页 |
·弯扭耦合增量传递矩阵 | 第37-38页 |
·齿轮耦合传递矩阵 | 第38-40页 |
·轴承耦合传递矩阵 | 第40-42页 |
·汽车动力传动系振动分析 | 第42-45页 |
·模态分析简介 | 第45-48页 |
·模态分析方法 | 第46-47页 |
·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| 第47-48页 |
·模态分析过程和结果 | 第48-51页 |
·传动轴模态分析模型的建立 | 第48-49页 |
·传动轴模态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汽车动力传动系扭转仿真优化 | 第52-61页 |
·扭转振动优化基础 | 第52-54页 |
·模型简化 | 第52页 |
·扭振力学模型 | 第52-54页 |
·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分析 | 第54-57页 |
·Simulink的简介 | 第54页 |
·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54-57页 |
·主要部件的参数优化 | 第57-60页 |
·转动惯量参数化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刚度系数参数化分析 | 第59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五章 扭转振动的测试和分析 | 第61-66页 |
·霍尔转速传感器 | 第61页 |
·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| 第61页 |
·霍尔转速传感器的测量方法 | 第61页 |
·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应用优势 | 第61页 |
·实验测试 | 第61-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6-67页 |
·总结 | 第66页 |
·展望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9页 |
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6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