船舶柴油机新型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余热回收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3-14页 |
·余热回收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3页 |
·余热回收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3-14页 |
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船舶柴油机新型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理论研究 | 第15-31页 |
·船舶柴油机余热烟气及回收动力循环简述 | 第15-22页 |
·船舶柴油机排烟余热利用的空间和特点 | 第15-16页 |
·现有船舶柴油机余热烟气利用简述 | 第16-18页 |
·变温热源驱动下的理想动力循环简述 | 第18-22页 |
·船舶柴油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工质 | 第22-28页 |
·系统工质选择 | 第22-26页 |
·系统工质选择与系统进口余热流温度的关系 | 第26-27页 |
·系统工质选择与最佳蒸发温度的关系 | 第27页 |
·系统工质选择与系统出口余热烟气流最低温度的关系 | 第27-28页 |
·船舶柴油机新型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原理设计 | 第28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系统(?)效率研究 | 第31-43页 |
·(?)的定义 | 第31-32页 |
·热力系统的过程(?)分析 | 第32-35页 |
·热力过程的(?)效率与(?)损系数 | 第32-33页 |
·热力过程的(?)平衡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不可逆数学模型 | 第35-36页 |
·蒸发器(?)效率分析 | 第36-39页 |
·冷凝器(?)效率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系统(?)效率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系统关键部件参数计算与选型 | 第43-55页 |
·船舶柴油机余热烟气参数与系统朗肯循环 | 第43-44页 |
·船舶柴油机余热烟气参数 | 第43页 |
·系统朗肯循环 | 第43-44页 |
·蒸发器参数计算 | 第44-47页 |
·气马达(汽轮机)参数计算及选型 | 第47-50页 |
·透平模型 | 第47-48页 |
·汽轮机改型 | 第48-50页 |
·冷凝器参数计算 | 第50-52页 |
·换热器的优化 | 第52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5章 系统关键部件选型及实验方案设计 | 第55-61页 |
·船舶柴油机新型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关键部件选型 | 第55-59页 |
·蒸发器选型 | 第55-57页 |
·冷凝器选型 | 第57-59页 |
·船舶柴油机新型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实验方案设计 | 第59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1-64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61-62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和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9-70页 |
附录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