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语文教学中二重组合性格人物教学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0页 |
第2章 高中语文教材中人物形象的设置分布 | 第10-16页 |
·语文教材中的文体分类 | 第10页 |
·小说、戏剧中的人物形象 | 第10-11页 |
·散文、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| 第11-13页 |
·教材设置存在的问题 | 第13-16页 |
第3章 语文教学中的人物鉴赏现状分析 | 第16-22页 |
·教师的教学现状 | 第16-19页 |
·“育人”观念薄弱 | 第16-17页 |
·文学经典阅读量少,思维功利 | 第17-18页 |
·忽视文学理论,鉴赏方法陈旧 | 第18-19页 |
·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| 第19-22页 |
·功利心强 | 第19-20页 |
·鉴赏力差 | 第20-22页 |
第4章 语文教学中性格二重组合原理的理论建构 | 第22-28页 |
·课标要求与人物鉴赏 | 第22-24页 |
·刘再复关于性格二重组合的理论阐述 | 第24-28页 |
·性格二重组合原理 | 第24-25页 |
·性格二重组合的深层观念 | 第25页 |
·二重组合的哲学依据 | 第25-28页 |
第5章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二重组合性格人物鉴赏 | 第28-36页 |
·二重组合性格人物鉴赏例谈 | 第28-33页 |
·周朴园——恶的沉沦和善的本真 | 第28-31页 |
·林冲——流动的变异 | 第31-33页 |
·二重组合性格人物形象价值分析 | 第33-36页 |
·审美价值 | 第33-34页 |
·教育学价值 | 第34-36页 |
第6章 教学实践探究 | 第36-42页 |
·教师教学——提升理论水平,引进多种鉴赏方法 | 第36-39页 |
·纵向——多角度多层次鉴赏人物 | 第36-37页 |
·横向——在人物关系和环境中鉴赏人物 | 第37-38页 |
·深化——对人物形象进行再创造 | 第38-39页 |
·学生发展方面 | 第39-42页 |
·提高审美鉴赏力 | 第39-40页 |
·塑造健康人格 | 第40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