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语文教材承载和传播历史知识的功能 | 第11-19页 |
第一节 语文教材承载和传播的历史知识的界定 | 第11-13页 |
第二节 语文教材承载和传播历史知识的具体体现 | 第13-15页 |
1、历史文本的作者及文本中的人物是历史人物 | 第13页 |
2、作品的写作背景是具体的时代背景 | 第13-14页 |
3、作品反映的内容是历史事件 | 第14-15页 |
第三节 语文教材传承历史知识的意义 | 第15-19页 |
1、以史为镜,鉴往知来 | 第15-16页 |
2、树立历史观,培养历史精神 | 第16-18页 |
3、弘扬传统文化,传承中华美德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中小学语文教材承载历史知识的状况分析 | 第19-29页 |
第一节 语文教材承载历史知识的基本概述 | 第19-22页 |
1、承载历史知识的篇目 | 第19-20页 |
2、承载历史知识的类型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语文教材承载历史知识的基本状况分析 | 第22-29页 |
1、新教材承载历史知识重点突出 | 第22-24页 |
2、教材承载历史知识教改趋势明显 | 第24-29页 |
第三章 中小学语文教材承载历史知识的状况评价 | 第29-40页 |
第一节 中小学语文教材承载历史知识的特点 | 第29-30页 |
1、承载历史知识具有阶梯性,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| 第29-30页 |
2、承载历史知识多元化,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 | 第30页 |
第二节 中小学语文教材承载历史知识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| 第30-35页 |
1、选择题材意识形态浓,缺少开放性 | 第30-32页 |
2、认识历史片面,缺乏客观性 | 第32-34页 |
3、承载知识有误,欠缺准确性 | 第34-35页 |
第三节 中小学语文教材承载历史知识状况改变的建议 | 第35-40页 |
1、编写教材应遵循的史学原则 | 第35-36页 |
2、史学原则指导下的编写建议 | 第36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