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学习的支持--以“天河部落”为例个案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目录 | 第9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3页 |
| 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问题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| 第二章 研究综述 | 第13-21页 |
| ·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3-19页 |
| ·网络学习共同体 | 第13-15页 |
| ·教师专业发展 | 第15页 |
| ·PCK知识 | 第15-17页 |
| ·知识建构 | 第17-18页 |
| ·话语分析 | 第18-19页 |
| ·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| ·小结 | 第20-21页 |
|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| 第21-31页 |
| ·“天河部落”的概况介绍 | 第21页 |
| ·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| 第21-22页 |
| ·网络学习涉及内容和方式 | 第22-25页 |
| ·日志所涉及内容 | 第22-23页 |
| ·网络教研讨论主题涉及内容 | 第23-24页 |
| ·研究帖子对应下的讨论主题概述 | 第24-25页 |
| ·总体发贴和互动情况 | 第25-27页 |
| ·帖子发布依据 | 第25页 |
| ·帖子回复响应情况 | 第25-26页 |
| ·角色分布情况 | 第26-27页 |
| ·协作学习的知识建构 | 第27-29页 |
| ·知识建构的行为及特征 | 第27-28页 |
| ·协作知识建构的各阶段 | 第28-29页 |
| ·PCK知识运用 | 第29页 |
| ·协作学习的对话类型和功能 | 第29-30页 |
| ·编码的可靠性 | 第30-31页 |
| 第四章 数据分析结果 | 第31-47页 |
| ·“天河部落”的概况和特征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网络学习涉及内容和方式 | 第32-34页 |
| ·所有日志涉及内容分析 | 第32-34页 |
| ·网络教研讨论主题涉及内容分析 | 第34页 |
| ·学习者总体发贴和互动情况 | 第34-37页 |
| ·发贴依据分析 | 第34-35页 |
| ·帖子响应回复情况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·角色分布情况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·协作学习的知识建构 | 第37-40页 |
| ·知识建构的行为和特点 | 第37-38页 |
| ·知识建构所处阶段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所运用PCK知识情况 | 第39-40页 |
| ·讨论过程中的对话功能分析 | 第40-47页 |
| ·信息分享性对话 | 第40-41页 |
| ·探究性对话 | 第41-43页 |
| ·协作性对话 | 第43-45页 |
| ·小结 | 第45-47页 |
| 第五章 :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47-50页 |
| ·研究结论 | 第47-49页 |
| ·从网络学习涉及的内容和方式来看 | 第47页 |
| ·从总体发贴和互动的情况来看 | 第47-48页 |
| ·从协作学习的知识建构来看 | 第48页 |
| ·从讨论过程中对话的类型和功能来看 | 第48-49页 |
| ·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| 第49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| 附录1:表格索引 | 第53页 |
| 附录2:帖子树索引 | 第53-54页 |
| 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