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·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13-14页 |
·文献回顾与评述 | 第14-19页 |
第2章 我国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和内容 | 第19-33页 |
·我国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 | 第19-22页 |
·从国内司法角度来分析 | 第19-21页 |
·从社会关系角度来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| 第22-24页 |
·对本文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明确界定 | 第24-25页 |
·金融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内容 | 第25-33页 |
·金融安全责任 | 第25-26页 |
·经营信息适当披露 | 第26-27页 |
·公众金融知识教育 | 第27-30页 |
·慈善责任 | 第30-31页 |
·最大化社会责任与金融企业经济效益的平衡 | 第31-33页 |
第3章 我国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现状和原因 | 第33-36页 |
·我国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缺失现状 | 第33-34页 |
·缺乏监管没有统一的社会责任目标和相关年度报告制度混乱 | 第33页 |
·一些金融机构缺乏健康和诚信经营原则 | 第33-34页 |
·支持慈善事业力度远远不够 | 第34页 |
·金融企业环境责任缺失 | 第34页 |
·我国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 | 第34-36页 |
·缺乏有责的监管体系 | 第34-35页 |
·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 | 第35页 |
·缺乏可究的信息披露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政府推进金融企业责任机制的必要性 | 第36-39页 |
·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 | 第36页 |
·推进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| 第36-38页 |
·推进金融企业社会责任可提高金融企业的经济绩效 | 第38页 |
·政府具有推进金融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优势 | 第38-39页 |
第5章 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机制建设的研究 | 第39-46页 |
·确立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机制建设的目标的复杂性 | 第39页 |
·改善我国金融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制度环境 | 第39-41页 |
·根据责任守恒定律赋予金融企业社会责任 | 第39-40页 |
·在政府、社会的监督下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| 第40-41页 |
·要让企业持续发展形成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 | 第41页 |
·有所作为,为金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营造适宜的市场环境 | 第41-44页 |
·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机制建设中的动力因素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建立健全的法律规章体系,督导金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| 第43页 |
·提供公共产品来激励、引导、帮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| 第43页 |
·建立监管机制和问责机制,促使金融企业达成社会责任要求 | 第43-44页 |
·有效的监督方式是保障金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 | 第44-46页 |
·政府监督方式 | 第44页 |
·第三方评估的监督方式 | 第44页 |
·同行互律的监督方式 | 第44-45页 |
·企业自律的监督方式 | 第45-46页 |
第6章 思考政府推进金融企业责任机制可发挥的作用 | 第46-58页 |
·政府在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建设环境中的作用 | 第46-51页 |
·政府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 | 第46-47页 |
·政府完善职工权益立法 | 第47页 |
·政府应积极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立法 | 第47-49页 |
·政府加强对慈善事业法的完善 | 第49-50页 |
·评价我国政府在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法律环境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| 第50-51页 |
·政府在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监督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| 第51-55页 |
·政府主动引导金融企业培养社会责任感创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| 第51-52页 |
·积极建设法律法规政策环境 | 第52页 |
·政府协助金融企业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| 第52-53页 |
·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加强金融企业社会责任道德教育 | 第53页 |
·我国政府在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评价 | 第53-55页 |
·政府在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证标准建设中的作用 | 第55-58页 |
·加入国际公约和国际认证标准与国际接轨 | 第55-56页 |
·助推行业协会,制定行业责任标准 | 第56页 |
·我国政府在金融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标建设中的作用评价 | 第56-58页 |
结论 | 第58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