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金”词群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9-21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9-11页 |
·词群研究的价值 | 第9-10页 |
·词群研究的理论价值 | 第9页 |
·词群研究的文化价值 | 第9-10页 |
·词群研究的应用价值 | 第10页 |
·选择“金”词群的理由和价值 | 第10-11页 |
·从共时层面看选择“金”词群的理由和价值 | 第10页 |
·从历时层面看选择“金”词群的理由和价值 | 第10-11页 |
·从研究现状看选择“金”词群的理由和价值 | 第11页 |
·从论题的可操作性看选择“金”词群的理由和价值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| 第11-20页 |
·词群研究 | 第11-16页 |
·“词群”的界定 | 第11-12页 |
·词群的本体研究 | 第12-14页 |
·各种理论与方法的运用 | 第14-16页 |
·“金”词群研究 | 第16-20页 |
·对“金”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对“金”部字的研究 | 第18页 |
·对“金”作为构词语素的词语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对“金”词群的整体研究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对象、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第1章 “金”词群的语法分析 | 第21-35页 |
·“金”词群双音节词语词性和结构分析 | 第22-26页 |
·古今汉语双音节词语词性和结构概况 | 第22-25页 |
·古今汉语双音节词语词性和结构考察 | 第25-26页 |
·“金”词群三音节词语词性和结构分析 | 第26-29页 |
·古今汉语三音节词语词性和结构概况 | 第26-28页 |
·古今汉语三音节词语词性和结构考察 | 第28-29页 |
·“金”词群成语结构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“金”词群语法特点及古今比较 | 第31-33页 |
·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2章 “金”词群的语义分析 | 第35-88页 |
·从组合角度看“金”意义的发展演变 | 第35-67页 |
·“金”意义的组合情况考察 | 第35-60页 |
·“金”意义的发展演变探究 | 第60-67页 |
·“金”意义的古今对比及新发展 | 第60-61页 |
·“金”意义的义素分析 | 第61-65页 |
·“金”意义的引申分析 | 第65-67页 |
·从聚合角度看“金”词群的发展演变 | 第67-85页 |
·“金”词语意义发展演变分析 | 第67-81页 |
·“金”词群的发展演变 | 第81-85页 |
·“金”词群发展演变原因探析 | 第85-87页 |
·小结 | 第87-88页 |
第3章 “金”词群的文化语言学分析 | 第88-104页 |
·“金”词群对物质文化的反映 | 第89-94页 |
·“金”词群对经济文化的反映 | 第89-92页 |
·“金”词群对工业的反映 | 第89-90页 |
·“金”词群对商业的反映 | 第90-92页 |
·“金”词群对社会生活文化的反映 | 第92-94页 |
·“金”词群对制度文化的反映 | 第94-97页 |
·体现等级制度的皇室词语 | 第94-95页 |
·体现等级制度的服饰词语 | 第95-97页 |
·“金”词群对精神文化的反映 | 第97-103页 |
·“金”词群对价值观的体现 | 第97-98页 |
·“金”词群对五行观念的体现 | 第98-100页 |
·“金”词群对神话和宗教的体现 | 第100-103页 |
·“金”词群与神话传说 | 第100-101页 |
·“金”词群与佛教道教 | 第101-103页 |
·总结 | 第103-104页 |
第4章 “金”词群与相关词群的比较分析 | 第104-117页 |
·“金”词群与“玉”词群的比较 | 第104-109页 |
·“金”、“玉”的意义比较 | 第104-106页 |
·相同之处 | 第104-106页 |
·不同之处 | 第106页 |
·意义对构词的影响 | 第106-108页 |
·意义对搭配的影响 | 第108-109页 |
·意义对语义范畴的影响 | 第109页 |
·“金”词群与“银”词群的比较 | 第109-114页 |
·“金”、“银”组合概况 | 第110-111页 |
·“金”、“银”同现情况的分析 | 第111-113页 |
·“金”、“银”使用的不对称反映出的文化心理 | 第113-114页 |
·“金”词群与“铜”、“铁”词群的比较 | 第114-116页 |
·相同意义及组合情况 | 第114页 |
·不同意义与组合情况 | 第114-116页 |
·总结 | 第116-117页 |
结语 | 第117-11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9-125页 |
附录1 | 第125-131页 |
附录2 | 第131-137页 |
致谢 | 第1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