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导论 | 第9-27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二、基本理论概述 | 第9-15页 |
(一) 公平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| 第10-11页 |
(二) 有关课堂教学公平概念的界定 | 第11-13页 |
(三) 课堂教学公平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| 第13-15页 |
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3页 |
(一) 国内关于课堂教学公平的研究综述 | 第15-20页 |
(二) 国外关于课堂教学公平的研究综述 | 第20-21页 |
(三) 国内外关于课堂教学公平研究的不足 | 第21-23页 |
四、研究的准备工作 | 第23-27页 |
(一) 研究目的 | 第23页 |
(二) 研究对象 | 第23页 |
(三) 研究方法的选择 | 第23-24页 |
(四) 研究的意义 | 第24页 |
(五) 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24-25页 |
(六) 研究准备 | 第25页 |
(七)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| 第25-27页 |
第一章 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的现状分析 | 第27-43页 |
一、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7-41页 |
(一) 关于不同成绩的学生与课堂教学公平问题 | 第27-35页 |
(二) 关于不同性别的学生与课堂教学公平问题 | 第35-37页 |
(三) 关于不同职务的学生与课堂教学公平问题 | 第37-41页 |
二、结论 | 第41-43页 |
第二章 课堂教学公平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3-54页 |
一、社会因素 | 第43-45页 |
(一) 社会人际关系对课堂教学公平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(二) 社会评价对课堂教学公平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二、学校因素 | 第45-47页 |
(一) 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 | 第45-46页 |
(二) 领导管理意识 | 第46页 |
(三) 课堂教学公平监测与评价机制的缺失 | 第46-47页 |
三、家庭因素 | 第47-49页 |
(一) 家长的教育观念 | 第47-48页 |
(二) 特殊家庭 | 第48-49页 |
四、教师因素 | 第49-52页 |
(一) 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公平的认识 | 第49-50页 |
(二) 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公平原则的把握 | 第50-51页 |
(三) 教师的专业素养 | 第51-52页 |
五、学生因素 | 第52-54页 |
(一)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| 第52-53页 |
(二) 学生缺乏对课堂教学公平观的认识 | 第53-54页 |
第三章 促进课堂教学公平的策略构想 | 第54-63页 |
一、创建有利于课堂教学公平的社会环境 | 第54-55页 |
(一)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是促进课堂教学公平的前提 | 第54-55页 |
(二) 科学的用人观、正确的成才观的树立 | 第55页 |
二、营造有利于课堂教学公平的学校氛围 | 第55-58页 |
(一) “以人为本”的教育观念的树立 | 第56页 |
(二) 加强领导的管理意识 | 第56-57页 |
(三) 学校课堂教学公平评价机制的构建 | 第57-58页 |
三、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| 第58-61页 |
(一) 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公平观的认识 | 第58-59页 |
(二) 掌握课堂教学公平原则的艺术 | 第59-60页 |
(三)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| 第60-61页 |
四、家长应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| 第61页 |
五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 | 第61-63页 |
结语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附录 | 第66-70页 |
后记 | 第70-72页 |
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