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引言 | 第8-13页 |
(一) 研究对象确定 | 第8-9页 |
(二) 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 | 第9-10页 |
1. 句法功能研究 | 第9页 |
2. 语义功能研究 | 第9页 |
3. 语用功能研究 | 第9-10页 |
(三) 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 关于句法语义角度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2. 关于语用角度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(四)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| 第12-13页 |
一、“这么X”的句法分析 | 第13-22页 |
(一) 形容词性的“这么X” | 第13-14页 |
(二) 动词性的“这么X” | 第14-19页 |
1. “这么+动词”的句法特征 | 第15-16页 |
2. “这么+一+动词”的句法特征 | 第16-18页 |
3. “这么一来”的句法特征 | 第18-19页 |
(三) 名词性的“这么X” | 第19-20页 |
(四) 插入语:“这么看来”和“这么说来”的句法特征 | 第20-22页 |
1. “这么看来” | 第20页 |
2. “这么说来” | 第20-22页 |
二、“这么X”的语义分析 | 第22-38页 |
(一) 指示程度 | 第22-28页 |
(二) 指示方式 | 第28-32页 |
(三) 指示数量 | 第32-34页 |
(四) 指示事物 | 第34-36页 |
1. 语义指上 | 第35页 |
2. 语义下指 | 第35-36页 |
3. 语义同步 | 第36页 |
(五) 表推测 | 第36-38页 |
三、“这么X”的语用分析 | 第38-52页 |
(一) 话语功能 | 第38-41页 |
1. 话题引入 | 第38-40页 |
2. 话题转换 | 第40页 |
3. 话题终止 | 第40-41页 |
(二) 篇章衔接功能 | 第41-48页 |
1. 回指功能 | 第42-46页 |
2. 下指功能 | 第46-48页 |
(三) 外指功能 | 第48-50页 |
(四) 泛指功能 | 第50页 |
(五) 主观评价功能 | 第50-52页 |
四、结语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