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心理契约的民营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6页 |
·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、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2-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| 第15页 |
·相关概念的说明 | 第15-16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6-28页 |
·心理契约 | 第16-23页 |
·心理契约及其违背 | 第16页 |
·国外有关心理契约的研究 | 第16-21页 |
·国内有关心理契约的研究 | 第21-23页 |
·评价 | 第23页 |
·工作满意度 | 第23-28页 |
·工作满意度的概念 | 第23页 |
·国外有关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| 第23-25页 |
·国内有关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| 第25-26页 |
·评价 | 第26-28页 |
3 实证研究的构想与设计 | 第28-32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28页 |
·实证研究思路 | 第28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28-30页 |
·心理契约量表的编制 | 第28-30页 |
·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编制 | 第30页 |
·员工个人属性变量方面 | 第30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30页 |
·数据分析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1页 |
·因素分析和独立样本T 检验 | 第31页 |
·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| 第31-32页 |
4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| 第32-50页 |
·样本结构 | 第32-33页 |
·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| 第33-34页 |
·心理契约结构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| 第34-40页 |
·心理契约组织责任部分的T 检验 | 第40-41页 |
·工作满意度的描述性分析 | 第41-44页 |
·差异性检验 | 第44-50页 |
·男、女员工群体的独立样本T 检验 | 第44-45页 |
·不同年龄员工群体的方差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不同学历员工群体的方差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不同收入员工群体的方差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不同工龄员工群体的方差分析 | 第48-50页 |
5 从心理契约角度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对策 | 第50-58页 |
·招聘管理中的心理契约管理 | 第50-52页 |
·招聘态度———坦诚相待, 传递真实有效的信息 | 第50页 |
·招聘方式———职位预知法 | 第50-51页 |
·招聘标准———择需录用 | 第51-52页 |
·培训与开发管理中的心理契约管理 | 第52-54页 |
·培训管理 | 第52-53页 |
·职业生涯规划 | 第53-54页 |
·沟通管理 | 第54-56页 |
·通过不断沟通将心理契约明晰化 | 第54页 |
·在心理契约不契合时及时调整 | 第54-55页 |
·积极进行双向沟通,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 | 第55页 |
·组织员工业余活动,提高团队精神 | 第55页 |
·引入外包式心理咨询 | 第55-56页 |
·薪酬管理 | 第56-58页 |
6 研究结论及后续研究建议 | 第58-60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58页 |
·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58-59页 |
·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建议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附录 | 第64-69页 |
A 本文问卷 | 第64-67页 |
B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67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