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蛋品加工工业论文

红心盐鸭蛋的贮藏及品质研究

摘要第1-10页
Abstract第10-13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3-23页
 1 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3-20页
   ·禽蛋的营养价值及鸭蛋的特点第13-15页
   ·我国养鸭业的概况、发展特点、前景以及鸭蛋蛋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历程第15-17页
   ·盐蛋的概况第17-20页
     ·盐蛋加工的发展第17页
     ·盐蛋的腌制原理和常用的加工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蛋腌制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红心盐鸭蛋的特点第19页
     ·盐蛋加工业中存在的问题第19-20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0页
 2 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第20-23页
   ·目前禽蛋贮存保鲜的主要技术第20-21页
   ·国内外盐蛋保鲜技术及其相关方面研究现状第21-22页
   ·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第22-23页
第二章 红心鸭蛋在腌制过程中盐的渗透规律研究第23-30页
 1 材料和方法第23-25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23-24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红心鸭蛋的腌制工艺第24页
     ·含盐量的测定第24页
     ·腌制时间对蛋清和蛋黄中含盐量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 ·腌制液的浓度对蛋清和蛋黄中含盐量的影响第25页
     ·温度对蛋清和蛋黄中含盐量的影响第25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25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·腌制时间对蛋清和蛋黄中含盐量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·腌制液的浓度对蛋清和蛋黄中含盐量的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·温度对蛋清和蛋黄中含盐量的影响第27-28页
 3 讨论第28-29页
 4 结论第29页
 5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 盐的渗透速率及腌制方法对盐蛋品质的影响第30-40页
 1 材料和方法第30-33页
   ·试验材料与设备第30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30页
     ·仪器设备第30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30-33页
     ·盐的渗透速率对盐蛋的品质的影响第30页
     ·不同腌制方法对盐蛋的品质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·煮熟盐蛋的感官评定第31页
     ·煮熟盐蛋蛋白和蛋黄物性特征的测定第31-32页
     ·盐蛋蛋黄渗油率的测定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33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33-38页
   ·盐的渗透速率对盐蛋的品质的影响第33-36页
     ·盐的渗透速率对盐蛋感官品质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·盐的渗透速率对蛋白和蛋黄物性特征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盐的渗透速率对蛋黄渗油率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·不同腌制方法对蛋的品质的影响第36-38页
     ·不同腌制方法对盐蛋感官评定的影响第36页
     ·不同腌制方法对盐蛋蛋白和蛋黄物性特征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  ·不同腌制方法对蛋黄渗油率的影响第37-38页
 3 讨论第38-39页
 4 结论第39-40页
第四章 七种保鲜剂和涂膜剂对红心盐蛋保鲜效果的影响第40-56页
 1 材料和方法第40-43页
   ·试验材料与设备第40-41页
     ·试验原料和试剂第40-41页
     ·仪器设备第41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41-43页
     ·红心鸭蛋的腌制及其分组处理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理化指标的检测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·蛋黄指数的测定第42页
       ·挥发性盐基氮(TVBN)的测定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卫生指标的检测第43页
       ·细菌总数的测定第43页
     ·感官指标的检测第43页
       ·外观形态第43页
       ·透视检验第43页
       ·除壳检验第43页
       ·煮熟剖视第43页
       ·口味第43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43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43-54页
   ·保鲜剂对盐蛋品质的影响第43-48页
     ·保鲜剂对盐蛋的理化及卫生指标的影响第43-47页
     ·保鲜剂对盐蛋的感官指标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·外观第47页
       ·风味第47页
       ·蛋白第47-48页
   ·涂膜剂对盐蛋品质的影响第48-54页
     ·涂膜剂对盐蛋的理化及卫生指标的影响第48-51页
     ·涂膜剂对盐蛋的感官指标的影响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·外观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·风味第52页
       ·蛋白第52-53页
     ·保鲜剂和涂膜剂结合对蛋品质的影响第53-54页
 3 讨论第54页
 4 结论第54-56页
第五章 保鲜剂脱氢乙酸钠在蛋中的含量第56-60页
 1 材料和方法第56-58页
   ·试验材料与设备第56-57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56-57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备第57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57-58页
     ·样品处理第57页
     ·标准曲线的制作第57页
     ·样品测定第57-58页
     ·回收试验第58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·标准曲线第58-59页
   ·样品测定第59页
   ·回收试验第59页
 3 讨论第59页
 4 结论第59-60页
第六章 主要结论及建议第60-62页
 1 主要结论第60页
 2 建议第60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6页
致谢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建立微型医疗保险的可行性--以东北国有改制企业中转变身份的职工医疗保障为例
下一篇:长沙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金融安全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