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国内外学校德育目标趋同现象的研究

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8页
第一章 问题的提出第8-12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8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·本研究的理论意义第8页
     ·本研究的实践意义第8-9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9-11页
     ·国内第9-10页
     ·国外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起点第11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1-12页
第二章 中外学校德育目标的对比分析第12-27页
   ·中国的学校德育目标第12-15页
     ·中国古代的德育目标第12-14页
     ·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演变第14页
     ·新时期学校德育目标的规定第14-15页
   ·欧美各国的学校德育目标第15-19页
     ·英国的学校德育目标第16页
     ·法国的学校德育目标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美国的学校德育目标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德国的学校德育目标第18-19页
   ·亚洲发达国家的学校德育目标第19-21页
     ·日本的学校德育目标第19页
     ·韩国的学校德育目标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新加坡的学校德育目标第20-21页
   ·中外学校德育目标的对比分析第21-27页
     ·共同性第21-25页
     ·特殊性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同一性与阶级性的关系第26-27页
第三章 学校德育目标确立的基本要素第27-33页
   ·以人为本,以和谐发展为主旨第27-28页
   ·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观念要求第28-29页
   ·各国的政治形态、政治制度第29-30页
   ·民族特点、文化传统第30-31页
   ·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伦理道德要求第31-32页
   ·倡导国际理解第32-33页
第四章 从趋同现象看目前我国学校德育目标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3-36页
   ·过于笼统,德育与政育不分第33-34页
   ·德育目标的具体化脱离现实生活,学生的公德意识缺乏第34-35页
   ·重知轻行,实效性不强第35页
   ·封闭性,没有与市场经济开放性的特点相结合第35-36页
第五章 构建我国新的学校德育目标的若干建议第36-41页
   ·德育目标同一性的构建第36-40页
     ·公民道德:21世纪学校德育目标的主要内容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培养合格公民:21世纪学校德育目标的转向第37-38页
     ·紧跟社会需要:德育目标同一性构建的现实依据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开放性:学校德育目标应体现的特点第39-40页
   ·在德育目标同一性构建中体现民族精神第40-41页
结束语第41-42页
注释、参考文献第42-45页
致谢第45-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医疗服务行业的市场治理和规制研究
下一篇: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