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| 第1-7页 |
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2页 |
中英文缩写词对照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37页 |
·早籼米淀粉 | 第15-23页 |
·淀粉的分子结构 | 第15-19页 |
·淀粉的理化特性 | 第19-21页 |
·分子结构与理化特性的关系 | 第21-23页 |
·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概述 | 第23-35页 |
·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分子结构 | 第23-24页 |
·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工艺 | 第24-28页 |
·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理化性质 | 第28-30页 |
·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质量标准 | 第30页 |
·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应用 | 第30-3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34-35页 |
·本论文立题依据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35-37页 |
第二章 早籼米淀粉的提取 | 第37-4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8-4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8-3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9-4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5页 |
·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| 第41页 |
·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的确定 | 第41-45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45-46页 |
第三章 直链淀粉含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| 第46-57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46-49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6-4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7-4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6页 |
·不同直链淀粉含量早籼米淀粉的化学组成 | 第49页 |
·直链淀粉含量对DS和RE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·酯化反应对X-射线衍射模型和相对结晶度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直链淀粉含量对结晶度和DS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·原淀粉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RVA谱分析 | 第53-55页 |
·直链淀粉含量与RVA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| 第55-56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56-57页 |
第四章 早籼米SSOS的制备 | 第57-68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57-59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57-5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8-5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9-66页 |
·单因素实验 | 第59-63页 |
·酯化反应的优化 | 第63-66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66-68页 |
第五章 早籼米SSOS结构的解析 | 第68-77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69-7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6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69-7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70-76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70-71页 |
·X-射线衍射分析 | 第71-72页 |
·扫描电镜分析(sEM) | 第72-75页 |
·DSC分析 | 第75-76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76-77页 |
第六章 早籼米SSOS糊性质的研究 | 第77-88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77-79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77-7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8-7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79-87页 |
·RVA谱特性分析 | 第79-81页 |
·取代度对淀粉糊透明度的影响 | 第81页 |
·取代度对淀粉糊凝沉性质的影响 | 第81-82页 |
·取代度对淀粉糊冻融稳定性的影响 | 第82-83页 |
·介质对糊性质的影响 | 第83-87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87-88页 |
第七章 低粘度早籼米SSOS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| 第88-105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90-9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90-9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91-9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92-103页 |
·酸解样品的DS | 第92页 |
·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(FT-IR)红外光谱分析 | 第92-94页 |
·酸解淀粉的扫描电镜分析 | 第94-97页 |
·酸解淀粉的X-射线衍射分析 | 第97-98页 |
·酸解淀粉的DSC分析 | 第98页 |
·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DSC分析 | 第98-99页 |
·酸解淀粉的RVA谱分析 | 第99-102页 |
·酸解淀粉的糊透明度的测定 | 第102页 |
·酸解淀粉的糊冻融稳定性的测定 | 第102-103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103-105页 |
第八章 不同原料SSOS理化性质的比较 | 第105-114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105-106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05-10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0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106-113页 |
·不同原料SSOS的取代度及反应效率 | 第106-107页 |
·不同品种SSOS的RVA谱特性分析 | 第107-110页 |
·不同原料SSOS的透光率比较 | 第110-112页 |
·不同原料SSOS的凝沉性比较 | 第112-113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113-114页 |
第九章 SSOS体外消化特性的研究 | 第114-124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115-11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15-11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17-11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118-123页 |
·早籼米、糯玉米和马铃薯原淀粉及SSOS的离体消化特性 | 第118-121页 |
·酸解早籼米SSOS的离体消化特性 | 第121-123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123-124页 |
第十章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HLB值的计算 | 第124-126页 |
·HLB值的计算公式 | 第124-125页 |
·不同DS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HLB值 | 第125-126页 |
第十一章 主要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 | 第126-129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126-127页 |
·后续研究展望 | 第127-1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9-140页 |
致谢 | 第140-141页 |
个人简介 | 第1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