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一 威尔第的创作历程与创作特点 | 第8-10页 |
(一) 威尔第的创作历程 | 第8-9页 |
(二) 威尔第的创作特点 | 第9-10页 |
二 歌剧《奥赛罗》的创作概况 | 第10-14页 |
(一) 歌剧《奥赛罗》的创作背景 | 第11-12页 |
(二) 戏剧《奥赛罗》的剧情介绍及歌剧脚本概况 | 第12-14页 |
三 黛丝德梦娜的人物分析及其审美价值 | 第14-22页 |
(一) 美丽、纯真、善良的天使 | 第14-16页 |
(二) 具有反叛精神的新女性 | 第16-17页 |
(三) 因崇尚爱情而成为爱情的俘虏 | 第17-19页 |
(四) 黛丝德梦娜的审美价值 | 第19-22页 |
1 黛丝德梦娜的美学价值在于她在人性完善上的贡献 | 第19-20页 |
2 黛丝德梦娜在审美观上的贡献 | 第20-21页 |
3 黛丝德梦娜命运悲剧性的审美价值 | 第21-22页 |
四 黛丝德梦娜的音乐形象分析 | 第22-60页 |
(一) 幸福中的黛丝德蒙娜 | 第23-31页 |
1 爱情二重唱中的黛丝德梦娜 | 第23-31页 |
2 致敬合唱中的黛丝德梦娜 | 第31页 |
(二) 痛苦和伤心中的黛丝德蒙娜 | 第31-36页 |
(三) 与奥赛罗冲突中的黛丝德蒙娜 | 第36-46页 |
(四) 最后的哀歌与晚祷——《杨柳之歌》《圣母玛利亚》 | 第46-58页 |
1 最后的哀歌——《杨柳之歌》 | 第47-53页 |
2 最后的晚祷——《圣母玛利亚》 | 第53-58页 |
(五) 黛丝德梦娜的二度创作探析 | 第58-60页 |
1 演员的自然条件 | 第58-59页 |
2 表演素质 | 第59-60页 |
结语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撰写感言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