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7-11页 |
一、在汉语造字造词研究中体现出的理论分野 | 第7-8页 |
(一) 分治论 | 第7-8页 |
(二) 合治论 | 第8页 |
二、在汉语词汇复音化成因讨论中展现的不同语言观 | 第8-9页 |
(一) 学科观 | 第8-9页 |
(二) 社会观 | 第9页 |
三、关于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四、本文的基本立场 | 第10-11页 |
第一部分 复音词的衍生方式 | 第11-25页 |
一、词汇的衍生方式的含义及词汇衍生的条件 | 第11-12页 |
(一) 词汇的衍生方式的含义 | 第11页 |
(二) 词汇衍生的条件 | 第11-12页 |
二、复音词的衍生方式 | 第12-25页 |
(一) 复音词衍生的语言内部方式 | 第12-19页 |
(二) 汉语词汇衍生的外部因素影响方式 | 第19-25页 |
第二部分 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原因 | 第25-33页 |
一、复音词的产生及复音化的形成期——春秋、战国至魏晋南北朝 | 第25-26页 |
二、对复音词大量产生之前的造词方式的考察 | 第26-27页 |
三、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原因的哲学探讨 | 第27-33页 |
(一) 语言内部的基本矛盾 | 第28-31页 |
(二) 语言与社会发展的矛盾 | 第31-33页 |
结论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6页 |
后记 | 第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