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汉语转折副词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7-9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7页 |
| ·研究目的、意义和方法 | 第7页 |
| ·理论背景 | 第7-8页 |
| ·语料来源 | 第8页 |
| ·研究范围 | 第8-9页 |
| 第二章 转折副词研究现状 | 第9-13页 |
| ·关于“转折关系”的研究 | 第9-10页 |
| ·过去的研究 | 第9-10页 |
| ·目前的研究 | 第10页 |
| ·关于转折副词的研究 | 第10-13页 |
| ·对单个转折副词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| ·转折副词的对比研究 | 第11-12页 |
| ·对转折副词内部成员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| 第三章 转折副词的句法功能 | 第13-18页 |
| ·转折副词的句法位置 | 第13-15页 |
| ·转折副词的述谓性 | 第13-14页 |
| ·转折副词分布的灵活性 | 第14页 |
| ·转折副词的评注辖域 | 第14-15页 |
| ·转折副词的组合特征 | 第15-18页 |
| ·转折副词的动态性和前置性 | 第15-16页 |
| ·转折副词与转折连词共现 | 第16页 |
| ·转折副词之间共现 | 第16-18页 |
| 第四章 转折副词的语义分析 | 第18-33页 |
| ·转折副词的语法意义和语义背景 | 第18-28页 |
| ·“反而/反倒/反”组 | 第18-20页 |
| ·“竟/竟然”、“居然”、“偏/偏偏”组 | 第20-22页 |
| ·“其实”组 | 第22-24页 |
| ·“倒/倒是”、“却”组 | 第24-28页 |
| ·转折副词对比语义的对比分析 | 第28-32页 |
| ·对照性对比 | 第28页 |
| ·对立性对比 | 第28-30页 |
| ·矛盾性对比 | 第30-31页 |
| ·转折副词对比语义小结 | 第31-32页 |
| ·转折副词的情态 | 第32-33页 |
| ·意外态 | 第32页 |
| ·逆转态 | 第32-33页 |
| 第五章 转折副词的语用功能 | 第33-36页 |
| ·转折副词的焦点提示功能 | 第33页 |
| ·转折副词的篇章功能 | 第33-36页 |
| ·内聚功能 | 第34页 |
| ·预示功能 | 第34-35页 |
| ·转承功能 | 第35-36页 |
| 结语 | 第36-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7-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