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

并联机器人运动可靠性分析

创新性声明第1页
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3-4页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·可靠性工程发展概述第11-13页
   ·可靠性设计的特点及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机构运动可靠性的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·机构运动可靠性理论的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·虚拟样机技术第17-19页
     ·概述第17-18页
     ·虚拟样机技术的发展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虚拟样机技术的工程应用第19页
   ·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第19-21页
第二章 机构运动可靠性基本模型及计算方法第21-34页
   ·引言第21页
   ·机构运动可靠性的定义及影响因素第21-22页
   ·机构可靠性指标第22-24页
     ·可靠度 R第23页
     ·可靠性储备系数K第23-24页
   ·机构可靠性通用数学模型第24页
   ·机构运动学可靠性数学模型第24-30页
     ·运动方程第25页
     ·位移,速度,加速度与输入关系式第25页
     ·机构运动精度概率模型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·运动误差模型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·运动误差概率模型第27-30页
   ·计算可靠度的几种方法第30-33页
     ·一次二阶矩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第31页
     ·蒙特卡洛模拟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模糊可靠性计算模型第32-3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三章 并联机器人机构模型及运动学分析第34-54页
   ·概述第34页
   ·并联机器人运动副简介第34-35页
   ·新型少自由度并联平台机构模型及自由度计算第35-37页
   ·新型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输入选取第37-41页
     ·输入选取的机构学合理性判别原理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·机构约束反螺旋及其最大无关组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·刚化输入约束反螺旋及其最大无关组第39页
       ·输入选取的机构学合理性判别第39页
     ·4-UPU机构的输入选取机构学合理性判别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·求约束反螺旋及其无关组第40页
       ·求刚化输入约束反螺旋及其无关组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·输入的判别第41页
   ·4- UPU并联机器人机构运动学分析第41-53页
     ·4-UPU机构的位置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·4-UPU机构的特殊形位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  ·4-UPU机构的位置反解第47-48页
     ·位置正解第48-49页
     ·4-UPU机构的速度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·4-UPU机构的加速度分析第50-5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四章 并联机器人建模以及参数化第54-67页
   ·机器人的实体建模第54-56页
     ·骨架装配法第54-56页
   ·ADAMS/View虚拟样机参数化分析第56页
   ·将并联机器人进行参数化第56-62页
     ·下平台的几何位置参数化第56-57页
     ·上平台的几何位置参数化第57-60页
     ·下拉杆的参数化第60-61页
     ·上拉杆的参数化第61-62页
   ·对话框的制作第62-6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第五章 并联机器人的正逆解问题第67-76页
   ·应用点驱动设置机器人活动平台中心点的运动轨迹第67-68页
   ·产生测量第68-69页
   ·样条曲线第69-72页
   ·添加驱动第72页
   ·并联机器人各部分的运动分析第72-7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第六章 数据结果处理第76-85页
   ·定制用户自定义函数第76-78页
     ·编写设计时用户函数第77-78页
   ·铰链间隙误差第78-79页
   ·杆长误差第79-80页
     ·伪随机数法第79-80页
   ·可靠度结果计算第80-84页
     ·结果计算第82-8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4-85页
第七章 结论第85-86页
参考文献第86-88页
致谢第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三沟酒业员工关键绩效管理研究
下一篇: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