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础美术教育评价体制的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目 录 | 第5-7页 |
引 言 | 第7-9页 |
一、 教育评价的几个重要阶段 | 第9-12页 |
(一) 以“测验和测量”为主的阶段 | 第9页 |
(二) 以“描述”为主的阶段 | 第9-10页 |
(三) 以“判断”为主的阶段 | 第10页 |
(四) 以“建构”为主的阶段 | 第10-12页 |
二、 我国美术教育评价的现状 | 第12-15页 |
三、 美术教育评价与心理效应 | 第15-20页 |
(一) 罗森塔尔效应 | 第15-16页 |
(二) 试误效应 | 第16-17页 |
(三) 习得性无力感和自我效能感 | 第17-20页 |
四、 以“发展”为指导思想的美术教育评价 | 第20-26页 |
(一) 基于“学生发展”的美术教育评价理念 | 第20-22页 |
(二) 基于“教师发展”的美术教育评价理念 | 第22-26页 |
五、 “多元”的美术教育评价的原则 | 第26-33页 |
(一) 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| 第26-27页 |
(二) 评价标准的多元性 | 第27-29页 |
(三) 评价范围的多元性 | 第29-33页 |
六、 美术教育评价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| 第33-35页 |
(一) 应重视形成性评价 | 第33页 |
(二) 应重视评价的强化作用 | 第33页 |
(三) 应重视创作能力、审美能力的培养 | 第33页 |
(四) 应重视评价的客观性 | 第33-34页 |
(五) 应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| 第34页 |
(六) 应重视家长和社会的评价 | 第34-35页 |
七、 美术教学中有关评价的具体操作 | 第35-40页 |
(一) 对美术作业的要求 | 第35-36页 |
(二) 美术作业的评价方法 | 第36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后 记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