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系统论文--自动控制、自动控制系统论文

转炉炼钢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

摘要第1-6页
英文摘要第6-8页
目录第8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29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转炉炼钢简介第12-17页
     ·转炉炼钢工艺的发展第12-13页
     ·转炉炼钢设备第13-15页
     ·转炉炼钢工艺过程第15-17页
   ·转炉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7-26页
     ·转炉静态控制技术第17-19页
     ·转炉动态控制技术第19-22页
     ·全自动吹炼控制第22-24页
     ·人工智能控制的应用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各种模型的控制效果第25-26页
   ·转炉炼钢存在的问题第26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6-29页
第二章 迁钢转炉炼钢自动控制系统构成第29-41页
   ·炼钢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组成第29-34页
     ·工作站第31-33页
     ·工程师站第33页
     ·数据库组织结构及数据通讯第33-34页
   ·数据分析系统第34-36页
   ·副枪系统设备组成第36-40页
     ·副枪枪体及小车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副枪升降装置第38页
     ·副枪旋转系统第38页
     ·探头自动装卸装置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副枪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第39-40页
   ·副枪探头第40页
   ·小结第40-41页
第三章 自动化炼钢系统的控制模型第41-59页
   ·炼钢厂工艺现状第41页
   ·应用模型控制炼钢过程的前提条件第41-43页
     ·铁水条件第42页
     ·废钢条件第42页
     ·造渣剂条件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工艺操作要求第43页
   ·转炉炼钢控制策略第43-45页
   ·转炉炼钢控制模型第45-57页
     ·静态模型第46-52页
     ·动态计算模型第52-57页
   ·小结第57-59页
第四章 副枪测量与数据分析第59-67页
   ·副枪的测量第59-62页
     ·自动控制模式测量第60-61页
     ·计算机控制模式测量第61-62页
   ·数据分析第62-66页
     ·概述第62-63页
     ·测量及分析过程第63-66页
   ·小结第66-67页
第五章 系统运行分析第67-77页
   ·采用自动化炼钢系统后的技术进步第67-73页
     ·转炉终点碳温双命中率显著提高第67-68页
     ·后吹率显著降低第68-69页
     ·开吹到出钢时间缩短第69-70页
     ·提高钢水质量、钢水成份稳定第70页
     ·为开发优质钢的冶炼创造有利条件第70-71页
     ·氧耗降低第71页
     ·原材料消耗降低第71-72页
     ·提高合金吸收率第72页
     ·煤气质量提高、回收时间延长第72-73页
     ·提高金属收得率、钢铁料消耗下降第73页
   ·经济效益分析第73-75页
     ·比同期引进国外技术节省投资第73页
     ·钢铁料消耗降低第73-74页
     ·节约氧气消耗第74页
     ·降低副原料消耗第74页
     ·提高合金吸收率第74-75页
     ·探头消耗费用第75页
     ·全年节约成本总额第75页
     ·增加钢产量效益第75页
   ·小结第75-77页
第六章 系统的完善与改进第77-83页
   ·系统实现的功能第77页
   ·运行中的问题第77-78页
   ·自动化炼钢控制系统的运行及完善第78-82页
     ·工艺模型的完善第78-80页
     ·客户端界面的完善第80页
     ·"一键式"炼钢技术开发第80页
     ·终点低磷自动化吹炼模式研究第80-82页
   ·小结第82-83页
第七章 结论与展望第83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89页
致谢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视觉伺服的机器人控制研究
下一篇:基于LMI算法的倒立摆系统鲁棒H_∞控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