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《唐诗宋词选读》课堂教学有效性途径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绪论第9-14页
 一、 研究缘起第9-10页
 二、 主要内容第10-11页
 三、 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第11页
 四、 文献综述第11-14页
第一章 <<唐诗宋词选读>>课堂教学现状分析第14-29页
 第一节 <<唐诗宋词选读>>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内涵第14-17页
  一、 <<唐诗宋词选读>>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内涵第14-15页
  二、 <<唐诗宋词选读>>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要素第15-16页
  三、 <<唐诗宋词选读>>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意义第16-17页
 第二节 <<唐诗宋词选读>>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第17-22页
  一、 学生学习<<唐诗宋词选读>>出现的问题第17-20页
  二、 教师教授<<唐诗宋词选读>>出现的问题第20-21页
  三、 课堂缺乏情感的交流与互动第21-22页
 第三节 <<唐诗宋词选读>>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归因第22-28页
  一、 忽视师生的审美情趣培养第22-23页
  二、师生课堂有效参与度不高第23-26页
  三、 课堂教学途径缺乏有效性第26页
  四、 误解了教学手段的有效性第26-28页
 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二章 <<唐诗宋词选读>>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前准备第29-39页
 第一节 有效诊断和分析学情第29-34页
  一、 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第29-31页
  二、 诊断并了解学生的能力与学前准备第31-32页
  三、 有效设计利用课堂教学学案第32-34页
 第二节 利用<<唐诗宋词选读>>教材进行有效教学第34-38页
  一、教材的有效整合开发第34-37页
  二、 预设有效的教案第37-38页
 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三章 <<唐诗宋词选读>>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第39-52页
 第一节 营造诗意课堂第39-44页
  一、 情境设置营建诗意课堂第39-41页
  二、 对话文本感知诗意课堂第41-43页
  三、 个性解读创造诗意课堂第43-44页
 第二节 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第44-48页
  一、 “起”——诗情画意,有效导入第44-45页
  二、 “承”——紧扣目标,有效推进第45-46页
  三、 “转”——开阔视野,有效延伸第46-47页
  四、 “合”——总结深化,有效整合第47-48页
 第三节 运用有效科学的多媒体手段第48-51页
  一、 从诗词教学出发,讲求实用性第48-49页
  二、 从教学目标出发,讲求针对性第49-50页
  三、 以师生发展为中心,讲求创造性第50-51页
 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四章 <<唐诗宋词选读>>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第52-60页
 第一节 <<唐诗宋词选读>>课堂教学课外延伸的有效性第52-54页
  一、开展<<唐诗宋词选读>>课堂教学课外延伸活动的必要性第52-53页
  二、 课外拓展延伸中需注意的问题第53-54页
 第二节 利用课后练习来有效拓展延伸第54-58页
  一、 注重诗词的识记积累,适当拓展延伸第54-56页
  二、 注重诗词的理解感悟,适当拓展延伸第56页
  三、 注重诗词的迁移运用,适当拓展延伸第56-57页
  四、 注重诗词的研读探究,适当拓展延伸第57-58页
 第三节 学生活动呈现,将拓展延伸至生活第58-59页
 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结语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4页
附录第64-69页
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、论文第69-70页
后记第70-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从学生主体出发的高中作文命题研究
下一篇:语文课外活动和课外语文活动互补方式探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