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结构部件论文--传动系统论文--机械传动论文--变速器论文

工程车辆液压自动差速锁系统模型与控制策略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5页
   ·工程车辆液压动力学概述第8-11页
     ·液压牵引动力学研究内容和目的第8-9页
     ·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·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-15页
第二章 系统动力学与运动学分析及数学模型第15-61页
   ·差速器的运动学、动力学分析及性能参数分析第15-20页
     ·差速器的运动学分析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差速器的动力学分析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差速器性能参数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·车辆驱动轮直线行驶理论分析第20-22页
     ·车辆驱动轮直线行驶运动学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 ·车辆驱动轮直线行驶动力学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·车辆驱动轮转向行驶理论分析第22-26页
     ·车辆驱动轮转向行驶运动学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车辆驱动轮转向行驶动力学分析第24-26页
   ·分流阀特性分析第26-46页
     ·液压分流阀工作性能第26-28页
     ·分流阀数学模型第28-44页
     ·分流阀分流精度的探讨第44-46页
   ·系统分析及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6-59页
     ·车辆直线行驶时马达排量调节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  ·车辆转向行驶时马达排量调节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·系统恒功率控制讨论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单泵—双马达分流阀分流系统数学描述第50-59页
   ·车辆驱动并联系统分流方式第59-61页
第三章 系统的模糊自适应PID 控制策略研究第61-85页
   ·模糊自适应PID 控制的基本理论第61-74页
     ·PID 控制的理论基础第61-65页
     ·模糊控制理论第65-73页
     ·模糊自适应PID 控制理论第73-74页
   ·系统的综合控制策略讨论第74-77页
   ·系统的模糊自适应PID 控制应用研究第77-85页
     ·车辆液压驱动系统PID 初始参数确定第78-79页
     ·车辆液压驱动系统模糊自适应PID 控制器设计第79-85页
第四章 系统仿真研究与结果分析第85-97页
   ·仿真工具简介第85-87页
     ·AMESim第85-86页
     ·MATLAB第86页
     ·SIMULINK第86-87页
   ·仿真模型的建立第87-89页
   ·动态特性仿真第89-95页
   ·控制参数选择的一般性原则第95-97页
     ·PID 初始参数确定原则第95-96页
     ·模糊自适应控制输入量化因子K_e 、K_(ec) 及输出比例因子K_u 选取原则第96页
     ·模糊自适应控制规则表生成原则第96-97页
结论与展望第97-99页
 结论第97页
 展望第97-99页
参考文献第99-103页
致谢第103页

论文共10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节能竞技车研发技术的研究
下一篇:醇类燃料中甲醇含量和甲醛排放测试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