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7页 |
1 绪论 | 第7-9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7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7页 |
·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| 第7页 |
·本文研究的内容 | 第7-8页 |
·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2 国内高考沿革概述 | 第9-12页 |
3 我国高考历史考试和美国选拔性历史考试的比较 | 第12-19页 |
·我国高考历史考试和美国选拔性历史考试的比较的意义 | 第12页 |
·我国高考历史考试和美国选拔性历史考试的比较概况 | 第12-17页 |
·我国高考历史考试和美国选拔性历史考试的命题结构比较 | 第12-14页 |
·我国高考历史考试和美国选拔性历史考试的具体题型比较 | 第14-17页 |
·AP课程历史考试对我国新高考命题的启发意义 | 第17-19页 |
4 我国课改的基本状况 | 第19-21页 |
·宏观的新课程改革概况 | 第19页 |
·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概况 | 第19-21页 |
5 比较高中课改地区历史高考卷与重庆卷 | 第21-28页 |
·命题结构与形式的比较 | 第21页 |
·两卷内容结构的比较 | 第21-23页 |
·两卷命题特点的比较 | 第23-28页 |
·两卷历史命题共同的主要特点 | 第23-24页 |
·两卷历史命题不同的主要特点 | 第24-28页 |
6 对重庆卷历史试题命制的思考和建议 | 第28-32页 |
·建议考查内容应平均而全面 | 第28页 |
·建议加大依据课程观来命制试题的力度 | 第28-29页 |
·建议加大用文明史观整合试题的力度 | 第29-30页 |
·建议加大考查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的力度 | 第30页 |
·建议前瞻性地思考考查能力、过程与方法的命题模式 | 第30-32页 |
结语 | 第32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6页 |
附录: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、科研情况 | 第36-37页 |
致谢 | 第37-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