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马克思主义、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论文--马克思主义、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--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

从伦理视角看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深化

中文摘要第1-4页
英文摘要第4-8页
1 绪论第8-11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8-9页
   ·选题意义第9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1页
2 邓小平群众观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第11-22页
   ·邓小平群众观形成的理论渊源第11-20页
     ·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·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根本对立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·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列宁群众观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·坚持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”的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第14页
       ·反对个人崇拜,科学阐述了群众和领袖的关系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·强调深入群众、接近群众、了解群众,从而达到联系群众的工作原则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·实行广泛的群众监督第16页
     ·毛泽东人民观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第17页
       ·党的群众路线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·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·把人民满意作为加强党建的根本标准第19-20页
   ·邓小平群众观形成的实践基础第20-22页
3 邓小平群众观的基本内容第22-29页
   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绳第22-24页
   ·相信人民群众,依靠人民群众第24-25页
   ·集中群众智慧,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第25-26页
   ·教育群众,引导群众第26-27页
   ·密切联系群众,接受群众监督第27-29页
4 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深化及伦理审视第29-38页
   ·发展了人民群众的概念第29-30页
   ·科学分析并界定了领袖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第30-31页
   ·提出了“先富带后富”的群众致富观第31-33页
   ·提出了尊重人民群众意愿和创造的观点第33-34页
   ·提出群众利益是判断是非的最高标准第34-36页
   ·提出了群众监督的思想第36-38页
5 邓小平群众观的时代意义第38-48页
   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奠基石第38-43页
     ·邓小平理论—邓小平群众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价值诉求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·邓小平群众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·邓小平群众观是邓小平理论的价值诉求第39-40页
     ·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—“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”是对邓小平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第40-42页
     ·科学发展观—以人为本是对邓小平群众观的凝炼和升华第42-43页
   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助推器第43-48页
     ·为制定正确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第43-45页
     ·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提供重要理论指导第45页
     ·为加强党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供重要理论保障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·有利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,永葆党的先进性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·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,改善党的领导第46-48页
结束语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1页
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科研情况第51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美国辅助技术法律研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
下一篇: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高考命题--比较高中课改地区与重庆地区试卷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