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世界各国中等教育概况论文--中国论文

我国中学会考制度的初步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3页
一、绪论第13-18页
 (一) 选题的意义第13-14页
  1、理论意义第13页
  2、现实意义第13-14页
 (二) 本课题已有的研究第14-18页
  1、对民国时期会考制度的研究第14-16页
  2、对20 世纪80 年代中期后所建立的会考制度的研究状况第16-18页
 (三) 研究的方法、内容及目标第18页
  1、研究方法第18页
  2、研究内容第18页
  3、研究目标第18页
二、民国时期会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第18-37页
 (一) 会考制度提出的背景第18-21页
  1、文化传统第18页
  2、外来影响与内部的需要第18-19页
  3、政治动机第19-20页
  4、理论准备第20页
  5、中央集权第20-21页
 (二) 会考制度的建立及发展第21-25页
  1、会考制度建立与发展的过程第21-23页
  2、会考结束时间疑点的讨论第23-25页
 (三) 各界对会考影响的评述第25-33页
  1、会考制度的价值与作用第25-26页
  2、会考制度的消极影响第26-33页
 (四) 会考制度的改良意见第33-37页
  1、考试科目应兼顾学生能力的全方面发展第33页
  2、建立统一的会考标准和灵活的考试机制第33-34页
  3、改良升学考试方法,减轻学生补考负担第34-35页
  4、“因科制宜”改良考试方法第35-36页
  5、建立多元化评定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第36-37页
三、20 世纪80 年代中期以后会考的建立与发展第37-47页
 (一) 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提出背景与建立第37-39页
  1、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建立之前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第37-38页
  2、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试行与建立第38-39页
 (二) 会考的实施第39-43页
  1、会考的目的第39页
  2、会考的性质和功能第39-40页
  3、考试机构第40页
  4、会考科目第40-41页
  5、命题第41页
  6、会考的成绩评定标准第41页
  7、关于补考第41页
  8、会考曾发挥的作用第41-43页
 (三) 会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43-47页
  1、高中毕业会考的实施情况与所存在的问题第43-45页
  2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第45-47页
四、会考制度的经验总结与未来发展之路第47-62页
 (一) 历史的经验总结及对今天会考制度的反思第47-54页
  1、校外考试与学校教育应互相独立第48-49页
  2、会考科目应覆盖整个中学课程第49-50页
  3、会考与高考的关系:相依相伴,密不可分第50-52页
  4、民国时期会考的多元化发展与建国后会考单一化发展的没落第52-53页
  5、加强学生考籍管理,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学校方式第53页
  6、建立科学的会考标准和灵活的考试机制第53-54页
 (二) 会考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几点建议第54-62页
  1、创造有利于会考发展的社会氛围第55-56页
  2、改革考试模式,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第56-57页
  3、研究会考的可比性问题,充分挖掘会考成绩价值的潜力第57-58页
  4、会考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重塑第58-59页
  5、建构权威的考试机构,提高会考的公信度第59-60页
  6、建立独立的校外会考制度,充分发挥会考的作用第60-62页
五、结语第62页
六、参考文献第62-66页
附录: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会考制度第66-71页
致谢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自我评价的研究
下一篇:探究式初中化学蒙古文版CAI课件开发与实践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