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4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21页 |
·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| 第11-12页 |
·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| 第12-14页 |
·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层次结构 | 第14-16页 |
·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与应用 | 第16-19页 |
·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趋势 | 第19-20页 |
·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仿真平台 | 第20-21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1-26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21-2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3-26页 |
·数据汇集算法的设计目标 | 第26-27页 |
·数据汇集算法面临的挑战 | 第27-28页 |
·数据汇集算法研究现状 | 第28-37页 |
·典型的数据汇集算法 | 第28-34页 |
·负载均衡数据汇集算法研究现状 | 第34-37页 |
·负载均衡数据汇集算法评价指标 | 第37-39页 |
·网络性能指标 | 第37-38页 |
·负载均衡因子 | 第38页 |
·能耗指标 | 第38-39页 |
·本文的课题来源 | 第39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39-41页 |
2 数据汇集树构造分析与动态交叉退避算法 | 第41-61页 |
·引言 | 第41-42页 |
·数据汇集树的构造分析 | 第42-47页 |
·退避机制对数据汇集树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·洪泛中的消息碰撞问题 | 第44-45页 |
·数据汇集树的瘫痪问题 | 第45-46页 |
·路径绕行评估与拥塞避免问题 | 第46-47页 |
·动态交叉退避窗口算法 | 第47-53页 |
·路由瘫痪防止策略 | 第53-55页 |
·定义路由有效期 | 第53页 |
·建立优先级父节点队列 | 第53-55页 |
·仿真验证 | 第55-60页 |
·小结 | 第60-61页 |
3 静态负载均衡数据汇集树生成算法 | 第61-79页 |
·引言 | 第61-62页 |
·LDGT-SPT 算法思想 | 第62-63页 |
·LDGT-SPT 算法描述 | 第63-69页 |
·相关定义 | 第63-66页 |
·LDGT-SPT 算法流程 | 第66-69页 |
·LDGT-SPT 算法举例与理论证明 | 第69-72页 |
·LDGT-SPT 算法举例 | 第69-71页 |
·LDGT-SPT 算法理论证明 | 第71-72页 |
·仿真验证 | 第72-78页 |
·仿真环境与参数 | 第72页 |
·LDGT-SPT 分组定义 | 第72-74页 |
·仿真结果 | 第74-78页 |
·小结 | 第78-79页 |
4 基于 ACO 的动态负载均衡数据汇集算法 | 第79-95页 |
·引言 | 第79页 |
·ACO 的优点与不足 | 第79-80页 |
·LDG-ACO 算法原理 | 第80-81页 |
·LDG-ACO 算法描述 | 第81-87页 |
·LDG-ACO 算法术语与规则 | 第81-84页 |
·LDG-ACO 算法步骤 | 第84-87页 |
·仿真验证 | 第87-94页 |
·仿真环境与参数 | 第87-88页 |
·LDG-ACO 分组定义 | 第88-90页 |
·仿真结果 | 第90-94页 |
·小结 | 第94-95页 |
5 移动 Sink 动态负载均衡数据汇集算法 | 第95-111页 |
·引言 | 第95页 |
·Sink 节点移动对网络数据流模型的影响 | 第95-97页 |
·连续型数据流模型 | 第95-96页 |
·查询型数据流模型 | 第96-97页 |
·事件型数据流模型 | 第97页 |
·LDG-MS 算法思想 | 第97-99页 |
·LDG-MS 算法描述 | 第99-105页 |
·LDG-MS 算法规则与定义 | 第99-100页 |
·功率控制策略 | 第100-103页 |
·SINK_BEACON 消息周期计算 | 第103页 |
·LDG-MS 算法伪代码 | 第103-105页 |
·仿真验证 | 第105-109页 |
·仿真环境与参数 | 第105-106页 |
·功率控制 | 第106页 |
·仿真结果 | 第106-109页 |
·小结 | 第109-111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111-113页 |
·主要贡献与特色 | 第111-112页 |
·进一步研究 | 第112-113页 |
致谢 | 第113-11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5-125页 |
附录 | 第125-126页 |
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125-126页 |
B.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| 第12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