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45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25页 |
·摩尔定律与 ITRS | 第14-20页 |
·集成电路的制造-投影光刻技术 | 第20-25页 |
·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| 第25-43页 |
·投影光刻物镜的光学设计 | 第28-41页 |
·投影光刻物镜的像质补偿 | 第41-43页 |
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 | 第43-45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43页 |
·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| 第43-44页 |
·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44-45页 |
第2章 投影光刻物镜的成像原理与像质评价 | 第45-79页 |
·成像原理-从矢量衍射到标量衍射 | 第45-47页 |
·光刻物镜的像质评价 | 第47-76页 |
·波像差与分辨率 | 第48-55页 |
·基于 zenike 多项式的波像差分解 | 第55-62页 |
·Fringe Zernike 多项式的不足与扩展 | 第62-64页 |
·元件表面质量与折射率均匀性对波像差的影响 | 第64-73页 |
·波像差的重新划分与定义(针对 NA0.75 物镜) | 第73-76页 |
·结论 | 第76-79页 |
第3章 NA0.75 投影光刻物镜的设计优化 | 第79-107页 |
·NA0.75 投影光刻物镜的基本设计指标 | 第79-80页 |
·工作波长与光源 | 第80-83页 |
·工作波长与光学材料 | 第83-89页 |
·熔石英和氟化钙的光学特性 | 第84-88页 |
·光学材料的设计输入参数 | 第88-89页 |
·NA0.75 投影物镜结构形式的选取 | 第89-97页 |
·NA0.75 投影光刻物镜的设计方案 | 第93-94页 |
·设计方案的比较 | 第94-97页 |
·NA0.75 投影光刻物镜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| 第97-105页 |
·系统波像差 | 第98-100页 |
·畸变、MTF、远心度 | 第100-102页 |
·非球面元件参数 | 第102-104页 |
·最大光线入射角 | 第104页 |
·光刻成像模拟 | 第104-105页 |
·结论 | 第105-107页 |
第4章 公差分析与像质补偿 | 第107-131页 |
·公差的敏感度分析 | 第107-112页 |
·基于波像差空间频率的像质补偿 | 第112-113页 |
·复算 | 第113-114页 |
·计算机辅助装配调整 | 第114-118页 |
·面形精修与高阶像差补偿 | 第118-123页 |
·确定性加工技术与离子束面形精修 | 第118-120页 |
·元件面形精修函数的计算与优化 | 第120-123页 |
·元件面形精修的模拟与仿真 | 第123-130页 |
·面形精修元件敏感系数的计算 | 第123-124页 |
·系统波像差设计名义值的补偿 | 第124-127页 |
·材料折射率不均匀性的补偿 | 第127-130页 |
·结论 | 第130-131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131-133页 |
·工作总结 | 第131-132页 |
·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| 第132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132页 |
·结束语 | 第132-1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3-139页 |
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| 第139-140页 |
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| 第140-141页 |
致谢 | 第1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