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緒論 | 第8-18页 |
第一節 研究對象及其背景 | 第9-12页 |
第二節 中日研究現狀 | 第12-15页 |
第三節 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四節 研究工作量及創新點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《唐話辭書類集》所收辭書體例研究 | 第18-44页 |
第一節 所收詞目特點 | 第18-20页 |
第二節 編排方式 | 第20-32页 |
一. 詞目的分類方式 | 第20-29页 |
二. 詞目的排序方式 | 第29-32页 |
第三節 釋義特點 | 第32-44页 |
一.日語釋文與漢語詞義的差異性 | 第32-40页 |
二.釋義与書證之間的關係 | 第40-44页 |
第三章 《唐話辭書類集》所收辭書比較研究 | 第44-68页 |
第一節《唐話纂要》和《唐話便用》的比較研究 | 第44-56页 |
一. 兩部辭書的收詞比較 | 第45-48页 |
二. 兩部辭書內容及體例比較 | 第48-53页 |
三. 兩部辭書之間的關係 | 第53-56页 |
第二節《常話方語》《語録字義》《字海便覽》的比較研究 | 第56-68页 |
一. 三部辭書的收詞比較 | 第56-58页 |
二. 三部辭書內容及體例比較 | 第58-63页 |
三. 三部辭書的釋義比較 | 第63-68页 |
第四章 《唐話辭書類集》詞彙研究 | 第68-165页 |
第一節 《唐話辭書類集》詞彙概貌 | 第68-73页 |
一. 詞語呈現雅俗並用、以俗為主的特點 | 第68-70页 |
二. 詞語內容豐富、形成有機系統 | 第70-71页 |
三. 词语結構形式多樣 | 第71-73页 |
第二節 《唐話辭書類集》同義詞個案研究 | 第73-94页 |
一. 唐話辭書中的同義觀念 | 第73-76页 |
二. 唐話辭書中同義詞的詞素構成 | 第76-77页 |
三. 唐話辭書中的同義詞例釋 | 第77-94页 |
第三節 《唐話辭書類集》俗語詞例釋 | 第94-112页 |
第四節 《唐話辭書類集》詞義系統個案研究 | 第112-165页 |
一. 憂傷類語義場 | 第114-128页 |
二. 喜悅類語義場 | 第128-149页 |
三. 收聚類語義場 | 第149-164页 |
四.本節小結 | 第164-165页 |
第五章 《唐話辭書類集》的價值 | 第165-182页 |
第一節 文獻學價值 | 第165-174页 |
第二節 辭書學價值 | 第174-182页 |
一.為《漢語大詞典》增補詞目 | 第174-178页 |
二.為《漢語大詞典》增補義項 | 第178-179页 |
三.為《漢語大詞典》提早書證 | 第179-182页 |
結語 | 第182-183页 |
參考文獻 | 第183-195页 |
附録一 《唐話辭書類集》體例總結 | 第195-202页 |
附録二 《唐話辭書類集》書目提要翻譯 | 第202-232页 |
第一集 | 第202-205页 |
第二集 | 第205-206页 |
第三集 | 第206-208页 |
第四集 | 第208-209页 |
第五集 | 第209-210页 |
第六集 | 第210-211页 |
第七集 | 第211-212页 |
第八集 | 第212-215页 |
第九集 | 第215页 |
第十、十一集 | 第215-217页 |
第十二集 | 第217-218页 |
第十三集 | 第218-220页 |
第十四集 | 第220-221页 |
第十五集 | 第221-222页 |
第十六集 | 第222-225页 |
第十七集 | 第225-227页 |
第十八集 | 第227-228页 |
第十九集 | 第228-230页 |
第二十集 | 第230-232页 |
附録三 《唐話辭書類集》所收辭書詞目編排分類整理 | 第232-241页 |
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| 第241-242页 |
致謝 | 第242-2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