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目录 | 第7-10页 |
| 引言 | 第10-12页 |
| 1 文献探讨 | 第12-32页 |
| ·关于学业不良观点 | 第12-15页 |
| ·国外对学业不良的典型提法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学者对学业不良的界定 | 第13-14页 |
| ·学业不良的界定与操作化定义 | 第14页 |
| ·国内学业不良学生研究概况 | 第14-15页 |
| ·学业求助行为的理论基础 | 第15-21页 |
| ·学业求助行为的内涵 | 第15-17页 |
| ·学业求助行为的历程模式 | 第17-21页 |
| ·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 | 第21-27页 |
| ·自我效能的理论基础 | 第21-25页 |
| ·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行为的关系 | 第25-27页 |
| ·自尊与学业求助 | 第27-32页 |
| ·自尊的理论基础 | 第27-29页 |
| ·自尊与学业求助行为的关系 | 第29-32页 |
| 2 问题提出 | 第32-35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32页 |
| ·问题提出 | 第32-33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33-34页 |
| ·研究假设 | 第34-35页 |
| 3 研究方法 | 第35-38页 |
| ·试测 | 第35页 |
| ·正式研究 | 第35-38页 |
| ·被试 | 第36页 |
| ·研究工具 | 第36-37页 |
| ·施测方式 | 第37-38页 |
|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| 第38-51页 |
| ·量表及被试得分 | 第38-40页 |
| ·量表的信度 | 第38页 |
| ·量表的效度 | 第38-40页 |
| ·学业不良学生与正常学生在自尊、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上差异比较 | 第40-42页 |
| ·学业不良学生与正常学生在自尊、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上的差异对比 | 第40-41页 |
| ·学业不良初中生学业求助方式 | 第41-42页 |
| ·学业不良学生在自尊、自我效能和学业求助上的性别、年级和学校的差异比较 | 第42-46页 |
| ·学业不良学生的性别差异 | 第42-43页 |
| ·学业不良学生的年级差异 | 第43-44页 |
| ·学业不良学生的学校差异 | 第44-46页 |
| ·学业不良学生自尊、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的关系 | 第46-47页 |
| ·学业不良与正常学生自尊、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的关系 | 第47-49页 |
| ·学业不良学生年级、学校和性别多元方差分析 | 第49页 |
| ·多元回归分析 | 第49-51页 |
| 5 讨论 | 第51-58页 |
| ·学业不良初中生自尊、自我效能和学业求助的一般特点 | 第51-54页 |
| ·学业不良初中生自尊、自我效能和学业求助的关系分析 | 第54-57页 |
| ·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 | 第54-56页 |
| ·自尊与学业求助 | 第56-57页 |
| ·自尊与自我效能 | 第57页 |
| ·学业不良初中生自尊、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的多元方差分析 | 第57-58页 |
| 6 结论 | 第58-59页 |
| 7 建议 | 第59-61页 |
|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61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| 附录一 | 第66-68页 |
| 附录二 | 第68-69页 |
| 附录三 | 第69-71页 |
| 附录四 | 第71-72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2-73页 |
| 致谢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