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案工作介入高中生社交焦虑的实务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一、导论 | 第8-15页 |
(一)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8-9页 |
1.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2.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(二)文献综述 | 第9-15页 |
1.社交焦虑的相关定义 | 第9-10页 |
2.社交焦虑形成因素的探究 | 第10-11页 |
3.社交焦虑干预方法相关研究 | 第11-12页 |
4.高中生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| 第12-13页 |
5.社会工作介入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| 第13-15页 |
二、研究设计 | 第15-18页 |
(一)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测量法 | 第15页 |
2.问卷法 | 第15页 |
3.访谈法 | 第15页 |
4.观察法 | 第15页 |
(二)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(三)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6页 |
1.社交焦虑 | 第16页 |
2.个案工作 | 第16页 |
(四)理论基础 | 第16-17页 |
1.认知行为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社会支持理论 | 第17页 |
(五)创新之处 | 第17-18页 |
三、高中生社交焦虑的个案介入实务过程 | 第18-44页 |
(一)个案背景 | 第18-19页 |
1.基本信息 | 第18页 |
2.个案来源 | 第18页 |
3.个案背景资料 | 第18-19页 |
4.接案前的准备 | 第19页 |
(二)接案 | 第19-23页 |
1.接触阶段 | 第19-21页 |
2.初步预估 | 第21-22页 |
3.建立专业关系 | 第22-23页 |
(三)预估 | 第23-26页 |
1.个人系统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环境因素分析 | 第24-25页 |
3.问题和需求分析 | 第25页 |
4.生态图 | 第25-26页 |
(四)计划 | 第26-28页 |
1.设定工作目的和目标 | 第26-27页 |
2.构建行动计划 | 第27-28页 |
3.签订服务协议 | 第28页 |
(五)介入 | 第28-41页 |
1.认识社交焦虑 | 第28-29页 |
2.重塑认知观念 | 第29-32页 |
3.系统脱敏训练 | 第32-35页 |
4.构建学校支持网络 | 第35-36页 |
5.构建朋辈支持网络 | 第36-38页 |
6.社交技能训练 | 第38-39页 |
7.构建家庭支持网络 | 第39-41页 |
(六)评估 | 第41-42页 |
1.评估方法 | 第41页 |
2.评估结果 | 第41-42页 |
(七)结案 | 第42-44页 |
1.总结与巩固 | 第42-43页 |
2.解除工作关系 | 第43页 |
3.跟进服务 | 第43-44页 |
四、专业反思与建议 | 第44-46页 |
(一)专业反思 | 第44-45页 |
1.理论反思 | 第44页 |
2.方法反思 | 第44-45页 |
(二)建议 | 第45-46页 |
1.加强高中生与朋辈群体的互动 | 第45页 |
2.促进高中生的亲子关系,增强家庭支持 | 第45页 |
3.学校层面做好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| 第45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附录 | 第50-55页 |
在读期间完成实践项目及发表论文(著)情况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