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元素定量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引言 | 第6-8页 |
1 研究背景 | 第8-11页 |
1.1 食品及食品添加剂 | 第8页 |
1.2 重金属污染 | 第8-10页 |
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2 研究进展 | 第11-21页 |
2.1 样品消解技术进展 | 第11-16页 |
2.2 样品测定技术进展 | 第16-17页 |
2.3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7-21页 |
3 研究路线与方法 | 第21-82页 |
3.1 研究路线与方法概览 | 第21页 |
3.2 样品消解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| 第21-27页 |
3.2.1 直接溶解法 | 第21-22页 |
3.2.2 高温灰化法 | 第22-23页 |
3.2.3 湿法消解法 | 第23-24页 |
3.2.4 改进型高温灰化法 | 第24-26页 |
3.2.5 微波消解法 | 第26-27页 |
3.3 样品检测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| 第27-59页 |
3.3.1 原子吸收-石墨炉法 | 第27-45页 |
3.3.2 原子荧光法 | 第45-52页 |
3.3.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-质谱法 | 第52-59页 |
3.4 方法对比 | 第59-82页 |
3.4.1 蔗糖酯肪酸酯不同方法的对比研究 | 第59-63页 |
3.4.2 香精不同方法的对比研究 | 第63-69页 |
3.4.3 氯化钙不同方法的对比研究 | 第69-75页 |
3.4.4 抗坏血酸钠不同方法的对比研究 | 第75-82页 |
4 总结与讨论 | 第82-89页 |
4.1 元素特性 | 第82-83页 |
4.2 样品特性 | 第83-84页 |
4.2.1 蔗糖脂肪酸酯 | 第83页 |
4.2.2 食用香精 | 第83页 |
4.2.3 氯化钙 | 第83-84页 |
4.2.4 抗坏血酸钠 | 第84页 |
4.3 消解方法的选择 | 第84-86页 |
4.3.1 蔗糖脂肪酸酯 | 第84-85页 |
4.3.2 食用香精 | 第85页 |
4.3.3 氯化钙 | 第85-86页 |
4.3.4 抗坏血酸钠 | 第86页 |
4.4 检测方法的选择 | 第86-88页 |
4.5 未知样品测定流程图 | 第88-89页 |
结论 | 第89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93-94页 |
致谢 | 第94-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