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绪论 | 第11-23页 |
一、选题缘由 | 第11-15页 |
(一)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| 第11-12页 |
(二)基于初中历史教学对思维能力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| 第12-14页 |
(三)基于创新教育、有效教学的需求 | 第14-15页 |
二、研究综述 | 第15-21页 |
(一)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5-18页 |
(二)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8-21页 |
三、研究意义 | 第21页 |
(一)理论意义 | 第21页 |
(二)实践意义 | 第21页 |
四、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21-22页 |
(一)研究思路 | 第21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五、研究重点与难点 | 第22页 |
六、创新之处 | 第22页 |
七、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一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概述 | 第23-33页 |
一、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23-25页 |
(一)思维 | 第23页 |
(二)能力 | 第23-24页 |
(三)思维能力与历史思维能力 | 第24-25页 |
二、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25-28页 |
(一)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| 第25-26页 |
(二)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| 第26页 |
(三)建构主义理论 | 第26-27页 |
(四)自我效能感理论 | 第27-28页 |
三、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、思维特点及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目标 | 第28-31页 |
(一)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| 第28-29页 |
(二)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 | 第29-30页 |
(三)初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 | 第30-31页 |
四、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| 第31-32页 |
(一)基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要求 | 第31-32页 |
(二)基于改善初中历史课堂生态的要求 | 第32页 |
五、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二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现状的测试、调查及分析思考 | 第33-46页 |
一、测试、调查方法与样本的选择 | 第33-35页 |
(一)学生测试与调查问卷 | 第33-34页 |
(二)学生集体访谈(座谈会) | 第34页 |
(三)教师访谈 | 第34-35页 |
二、测试、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| 第35-45页 |
(一)对学生测试与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| 第35-43页 |
(二)对学生集体访谈(座谈会)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| 第43-44页 |
(三)对教师访谈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| 第44-45页 |
三、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三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原则 | 第46-52页 |
一、基础性原则 | 第46-47页 |
二、主体性原则 | 第47-48页 |
三、论从史出与史论结合原则 | 第48-50页 |
四、循序渐进原则 | 第50-51页 |
五、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| 第52-65页 |
一、利用教学内容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| 第52-57页 |
(一)挖掘教科书知识培养历史逻辑、形象和创造思维能力 | 第52-55页 |
(二)学科渗透培养历史发散思维能力 | 第55-57页 |
二、选择教学手段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| 第57-64页 |
(一)优化问题设计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| 第57-58页 |
(二)制作思维导图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| 第58-60页 |
(三)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| 第60-63页 |
(四)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| 第63-64页 |
三、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五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| 第65-71页 |
一、正确面对应试教育 | 第65-66页 |
二、改进教师自身的思维能力 | 第66-68页 |
三、突破思维定势 | 第68-69页 |
四、克服“多媒体依赖症” | 第69-70页 |
五、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结语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附录 | 第76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