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| 第11-13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1-12页 |
1.3.2 论文框架 | 第12-13页 |
1.4 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文献回顾 | 第14-27页 |
2.1 关于政治关联的研究 | 第14-17页 |
2.1.1 政治关联的积极影响 | 第14-16页 |
2.1.2 政治关联的消极影响 | 第16-17页 |
2.1.3 政治关联与投资效率 | 第17页 |
2.2 关于审计质量的研究 | 第17-21页 |
2.2.1 审计质量与IPO抑价 | 第18页 |
2.2.2 审计质量与融资成本 | 第18-20页 |
2.2.3 审计质量与投资效率 | 第20-21页 |
2.3 关于投资效率的研究 | 第21-25页 |
2.3.1 代理理论与投资效率 | 第21-23页 |
2.3.2 信息不对称与投资效率 | 第23-25页 |
2.4 文献述评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理论分析 | 第27-35页 |
3.1 概念界定 | 第27-30页 |
3.1.1 政治关联的概念界定 | 第27页 |
3.1.2 审计质量的概念界定 | 第27-28页 |
3.1.3 投资效率的概念界定 | 第28-30页 |
3.2 相关理论分析 | 第30-33页 |
3.2.1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30-31页 |
3.2.2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31-32页 |
3.2.3 自由现金流理论 | 第32页 |
3.2.4 寻租理论 | 第32-33页 |
3.2.5 信号传递理论 | 第33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研究设计 | 第35-47页 |
4.1 假设的提出 | 第35-39页 |
4.1.1 审计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 | 第35-36页 |
4.1.2 政治关联与投资效率的关系 | 第36-38页 |
4.1.3 政治关联、审计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 | 第38-39页 |
4.2 变量设计与度量 | 第39-45页 |
4.2.1 被解释变量 | 第39-41页 |
4.2.2 解释变量 | 第41-43页 |
4.2.3 控制变量 | 第43-45页 |
4.2.4 各变量具体定义总结 | 第45页 |
4.3 模型设计 | 第45-46页 |
4.3.1 审计质量与投资效率回归模型 | 第45页 |
4.3.2 政治关联与投资效率回归模型 | 第45-46页 |
4.3.3 政治关联、审计质量与投资效率回归模型 | 第4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| 第47-71页 |
5.1 数据来源和样本筛选 | 第47页 |
5.1.1 数据来源 | 第47页 |
5.1.2 样本筛选 | 第47页 |
5.2 投资效率模型检验 | 第47-51页 |
5.2.1 Richardson模型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| 第48页 |
5.2.2 Richardson模型的相关性分析 | 第48-50页 |
5.2.3 Richardson模型的回归分析 | 第50-51页 |
5.3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51-53页 |
5.4 相关性分析 | 第53-57页 |
5.5 回归结果分析 | 第57-64页 |
5.5.1 审计质量与投资效率检验 | 第57-59页 |
5.5.2 政治关联与投资效率检验 | 第59-61页 |
5.5.3 政治关联、审计质量与投资效率检验 | 第61-64页 |
5.6 稳健性检验 | 第64-70页 |
5.6.1 替换审计质量(AQ)的衡量指标 | 第64-67页 |
5.6.2 替换政治关联(PC)的衡量指标 | 第67-70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结论 | 第71-75页 |
1. 研究结论 | 第71-72页 |
2. 政策建议 | 第72-74页 |
(1) 强化独立审计对投资效率的治理作用 | 第72-73页 |
(2) 弱化政治关联对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 | 第73页 |
(3) 建立健全各项社会制度及公司治理机制 | 第73-74页 |
3. 研究不足及展望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
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