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猗(猗氏)方言代词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1 引言 | 第9-21页 |
| 1.1 临猗县及其方言概况 | 第9-13页 |
| 1.1.1 临猗县的地理概况及其历史沿革 | 第9-10页 |
| 1.1.2 临猗方言的归属及内部差异 | 第10页 |
| 1.1.3 临猗方言声韵调系统 | 第10-13页 |
| 1.2 本论题的研究概况 | 第13-18页 |
| 1.2.1 汉语方言代词研究概况 | 第13-17页 |
| 1.2.2 临猗方言代词研究概况 | 第17-18页 |
| 1.3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8页 |
| 1.4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| 第18-19页 |
| 1.5 本文的语料来源及体例说明 | 第19-21页 |
| 2 猗氏话的人称代词 | 第21-35页 |
| 2.1 人称代词的表现形式 | 第21-22页 |
| 2.2 三身代词的用法 | 第22-29页 |
| 2.2.1 三身代词的单数 | 第22-26页 |
| 2.2.2 三身代词的复数 | 第26-27页 |
| 2.2.3 复数词尾的来源 | 第27-29页 |
| 2.3 其他人称代词的用法 | 第29-32页 |
| 2.3.1 反身代词 | 第29-30页 |
| 2.3.2 旁称代词 | 第30-32页 |
| 2.3.3 统称代词 | 第32页 |
| 2.4 人称代词小结 | 第32-35页 |
| 3 猗氏话的指示代词 | 第35-53页 |
| 3.1 指示代词的表现形式 | 第35-36页 |
| 3.2 指示代词的用法 | 第36-50页 |
| 3.2.1 指代人或物 | 第36-39页 |
| 3.2.2 指代处所或方位 | 第39-41页 |
| 3.2.3 指代时间 | 第41-42页 |
| 3.2.4 指代方式 | 第42-43页 |
| 3.2.5 指代程度 | 第43页 |
| 3.2.6 指代数量 | 第43-44页 |
| 3.2.7 指代性状 | 第44-46页 |
| 3.2.8 指示代词作结构助词 | 第46-48页 |
| 3.2.9 指示代词的连用 | 第48-50页 |
| 3.3 指示代词小结 | 第50-53页 |
| 4 猗氏话的疑问代词 | 第53-67页 |
| 4.1 疑问代词的表现形式 | 第53页 |
| 4.2 疑问代词的疑问用法 | 第53-62页 |
| 4.2.1 询问人、物的疑问代词 | 第53-56页 |
| 4.2.2 询问处所、方位的疑问代词 | 第56页 |
| 4.2.3 询问时间的疑问代词 | 第56-57页 |
| 4.2.4 询问数量的疑问代词 | 第57-58页 |
| 4.2.5 询问程度的疑问代词 | 第58页 |
| 4.2.6 询问方式、原因的疑问代词 | 第58-61页 |
| 4.2.7 询问性质、状况的疑问代词 | 第61-62页 |
| 4.3 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| 第62-64页 |
| 4.3.1 表示任指 | 第62-63页 |
| 4.3.2 表示虚指 | 第63-64页 |
| 4.3.3 表示反问 | 第64页 |
| 4.4 疑问代词小结 | 第64-67页 |
| 5 结语 | 第67-6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|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3-75页 |
| 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