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1 引言 | 第10-16页 |
1.1 山西晋语吕梁片方言分区概况 | 第10-11页 |
1.2 汉语方言代词的研究动态 | 第11-13页 |
1.2.1 汉语方言代词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山西方言代词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3 晋语吕梁片方言代词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3 选题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5 语料来源以及符号说明 | 第14-16页 |
2 山西晋语吕梁片方言的人称代词 | 第16-36页 |
2.1 三身人称代词 | 第16-31页 |
2.1.1 第一人称代词 | 第16-22页 |
2.1.2 第二人称代词 | 第22-27页 |
2.1.3 第三人称代词 | 第27-31页 |
2.2 非三身人称代词 | 第31-33页 |
2.2.1 非三身人称代词形式 | 第31-32页 |
2.2.2 非三身人称代词的用法 | 第32-33页 |
2.3 小结 | 第33-36页 |
3 山西晋语吕梁片方言的指示代词 | 第36-58页 |
3.1 关于汉语方言指示代词的二分、三分问题 | 第36页 |
3.2 山西晋语吕梁片方言指示代词的二分、三分问题 | 第36-38页 |
3.3 指示代词的形式与用法 | 第38-56页 |
3.3.1 指代人、物的指示代词 | 第38-42页 |
3.3.2 指代处所、方位的指示代词 | 第42-46页 |
3.3.3 指代时间的指示代词 | 第46-49页 |
3.3.4 指代程度、方式、性质的指示代词 | 第49-52页 |
3.3.5 指代数量的指示代词 | 第52-56页 |
3.4 小结 | 第56-58页 |
4 山西晋语吕梁片方言的疑问代词 | 第58-74页 |
4.1 山西晋语吕梁片方言疑问代词的用法 | 第58-71页 |
4.1.1 问人的疑问代词 | 第58-60页 |
4.1.2 问物的疑问代词 | 第60-62页 |
4.1.3 问处所的疑问代词 | 第62-64页 |
4.1.4 问时间的疑问代词 | 第64-66页 |
4.1.5 问性状、程度的疑问代词 | 第66-67页 |
4.1.6 问原因的疑问代词 | 第67-68页 |
4.1.7 问数量的疑问代词 | 第68-70页 |
4.1.8 表示方式的疑问代词 | 第70-71页 |
4.2 疑问代词的其他用法 | 第71-72页 |
4.2.1 任指 | 第71-72页 |
4.2.2 虚指 | 第72页 |
4.3 小结 | 第72-74页 |
结语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8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8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