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历史论文

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对1912-1927年历史编写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缘起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三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四、创新与不足第14-16页
第一章 影响教科书中1912-1927年间中国历史编写的因素第16-23页
    一、1912-1927年间中国历史的复杂性第16-17页
    二、国民党对待1927年前民国历史的态度第17-18页
    三、南京国民政府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第18-20页
    四、民国史学术研究的影响第20-23页
第二章 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中1912-1927年的编写体例第23-33页
    一、章节设置第23-26页
    二、辅助内容第26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注释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图、表的广泛使用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课后习题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结论第31-33页
第三章 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中1912-1927年的内容阐述第33-59页
    一、教科书对1912-1927年间中国历史的整体阐述第33-37页
    二、教科书对1912-1927年间中国政治的阐述第37-5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孙中山与民国建立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政治制度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政局变化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国民党与南方革命第47-51页
    三、教科书对1912-1927年间中国外交的阐述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1912-1927年中国外交整体阐述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中日“二十一条”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华盛顿会议第54-56页
    四、教科书对民众爱国运动的阐述第56-59页
第四章 本国史教科书中1912-1927年历史编写评价第59-66页
    一、教科书对1912-1927年间历史编写的优点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较好地使用了当时新的教科书编写体例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体现了对当代历史的关注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表现了对国家、民族命运的关切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揭露了1912-1927年间的中国政治与外交的不足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较好地借鉴了相关的研究成果第61-62页
    二、教科书对1912-1927年间历史编写的不足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编写理念上受政治的影响太大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内容处理上偏重于政治、外交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历史叙述存在偏见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若干方面的表述有拔高的倾向第63-64页
    三、历史的启示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编写教科书要借鉴和吸收新成果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编写历史要关注时代、有家国情怀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编写历史要做到客观、全面第64-66页
结语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阅读中词频和母语词汇化对中国高中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
下一篇:统编本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优化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