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--作曲理论论文

杨立青大型管弦乐创作研究--以《乌江恨》、《荒漠暮色》、《木卡姆印象》三部作品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绪论第8-12页
    一、论题缘起与意义第8页
    二、作曲家生平及其创作概述第8-10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0-12页
第一章 《乌江恨》分析第12-43页
    第一节 作品概述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《乌江恨》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《乌江恨》与《霸王卸甲》第12-13页
    第二节 核心素材第13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对原曲素材的引用及演变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核心材料的运用第1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, 基本动机第18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) 同音反复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) “铜管动机”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) “钢琴动机”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) “击鼓动机”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, 主题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) “引子主题”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) “升帐主题”第28-29页
    第三节 和声处理与复调技法第29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和声处理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, 主要调性的选择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, 半音化理念的应用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, 核心音程的运用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) 纯五度与大二度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) 小二度与三全音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复调技法第35-39页
    第四节 配器技法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乐队编制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配器布局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音色音响发展手段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, 琵琶与乐队的音色呈示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, 纵向音色布局第40-42页
    第五节 结构分析第42-43页
第二章 《荒漠暮色》分析第43-72页
    第一节 作品概述第43页
    第二节 音高组织第43-5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核心素材第43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, 有关《荒漠暮色》的核心素材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, 核心素材的音高体现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, 核心素材的横向组织方式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) 中胡独奏声部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) 其他乐器声部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, 核心素材的纵向组织方式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, 核心素材的纵横二重组织方式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, 核心音高的结构力作用第53-55页
    第三节 配器技法第55-7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乐队编制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打击乐和色彩乐器组的使用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, 数量及种类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, 使用篇幅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, 织体形态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, 管弦乐音响的色彩和功能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配器布局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音色处理第60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, 多元化的音响色彩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) 音区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) 力度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) 演奏法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, 复杂的节奏交错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, 音色叠加与“延音”手段的运用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) 音色叠加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) “延音”手段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结构分析第70-72页
第三章 《木卡姆印象》分析第72-99页
    第一节 作品概述第72页
    第二节 音高组织第72-8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核心材料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组织方式第73-8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, 主题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, 核心音程第75-8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) 单一使用第75-8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 纯五度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 小二度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3) 大、小三度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) 综合使用第81-8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 小二度+增二度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 其他结合方式第82-85页
    第三节 调性布局第85-91页
    第四节 配器技法第91-9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乐队编制第9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音色布局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音色发展手段第93-9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, 演奏法与演奏方式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, 音区与力度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, 音色的结合与对比第95-97页
    第五节 结构分析第97-99页
第四章 三部作品的对比研究第99-103页
    第一节 杨立青大型管弦乐创作的个人风格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风格与题材第9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音乐体裁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创作技法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, 曲调来源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, 核心音程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, 传统风格与现代技法的有机结合第101页
    第二节 杨立青大型管弦乐创作的时代特色第101-102页
    第三节 杨立青大型管弦乐创作的美学价值第102-103页
结语第103-105页
参考文献第105-106页
致谢第106页

论文共10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试析藏传佛教音乐在当代蒙古族音乐创作中的运用
下一篇:芬尼豪《第二弦乐四重奏》的音乐形态及结构生成程序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