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0页 |
1.1 新密市的地理位置和建置沿革 | 第13页 |
1.2 新密市方言语音研究的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新密市方言的归属及音系 | 第14-15页 |
1.4 新密方言的音系 | 第15-17页 |
1.4.1 声母 | 第15页 |
1.4.2 韵母 | 第15-16页 |
1.4.3 声调 | 第16-17页 |
1.5 新密市方言研究方法和材料来源 | 第17-20页 |
1.5.1 新密方言的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1.5.2 新密方言语音调查的材料来源 | 第17-20页 |
第二章 新密方言声母知系字的研究 | 第20-31页 |
2.1 新密方言中古知庄章声母的调查结果及相关研究 | 第20-28页 |
2.1.1 新密方言中知庄章声母的今读类型及分布 | 第20-22页 |
2.1.2 新密方言知庄章分化规律及原因分析 | 第22-25页 |
2.1.3 精组与知庄章组的关系 | 第25-26页 |
2.1.4 新密方言知庄章声母分化规律中的例外字分析 | 第26-28页 |
2.2 新密方言的日母字演变 | 第28-31页 |
2.2.1 中古日母字的研究 | 第28-29页 |
2.2.2 新密方言日母字的实际情况分析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关于新密方言尖团音的讨论 | 第31-36页 |
3.1 新密市尖团音的调查结果 | 第31页 |
3.2 关于尖团音定义及分尖团现象的认识 | 第31-32页 |
3.3 新密市尖团音的读音分析 | 第32-36页 |
3.3.1 新密市尖团音的新老派表现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3.2 新密方言尖团音文白异读层次的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3.3 新密方言尖团音发音内在机制分析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中古入声字在新密方言中的演变 | 第36-50页 |
4.1 新密方言中中古入声字的韵母调查结果及分析 | 第36-45页 |
4.1.1 新密方言中中古入声字韵母调查结果 | 第36-40页 |
4.1.2 新密方言中中古入声字韵母调查分析 | 第40-41页 |
4.1.3 新密方言与《中原音韵》阴入合流对比分析 | 第41-45页 |
4.2 新密方言中中古入声字的今音声调 | 第45-50页 |
第五章 新密方言合音词、分音词现象调查及分析 | 第50-59页 |
5.1 新密方言合音词的调查与分析 | 第50-54页 |
5.1.1 “数词+个”结构的合音 | 第50-51页 |
5.1.2 “人称+的”结构的合音 | 第51页 |
5.1.3 否定形式结构的合音 | 第51-52页 |
5.1.4 趋向动词+来以及方位词结构的合音 | 第52页 |
5.1.5 动词+啥结构的合音 | 第52页 |
5.1.6 加儿的结构的合音 | 第52-54页 |
5.2 新密方言分音词的调查与分析 | 第54-59页 |
5.2.1 新密方言的分音词现象调查结果 | 第54-55页 |
5.2.2 新密方言的分音词现象调查结果分析 | 第55-57页 |
5.2.3 新密方言的分音词现象分音规则及原因探析 | 第57-59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5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