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岸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制比较研究--以大陆人教版和台湾翰林版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10页 |
第一节 研究缘起 | 第8页 |
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| 第8-9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两岸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依据比较 | 第10-16页 |
第一节 大陆人教版的编写依据 | 第10-11页 |
一、教学目标 | 第10页 |
二、教学时间分配 | 第10页 |
三、实施方法和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 | 第10-11页 |
四、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 | 第11页 |
五、教学设备与应用及教学资源 | 第11页 |
第二节 台湾翰林版的编写依据 | 第11-13页 |
一、教学目标 | 第11-12页 |
二、教学时间分配 | 第12页 |
三、教材纲要 | 第12-13页 |
四、实施要点 | 第13页 |
五、附录 | 第13页 |
第三节 大陆与台湾课程标准(纲要)异同点 | 第13-16页 |
第二章 两岸高中语文教材编审制度及编排比例对比 | 第16-20页 |
第一节 两岸教材编审制度对比及分析 | 第16-18页 |
一、大陆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审制度 | 第16页 |
二、台湾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审制度 | 第16-17页 |
三、两岸高中语文教材编审制度的异同点分析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两岸教材编排比例对比分析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两岸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系统研究 | 第20-32页 |
第一节 两岸教材选文配置比较分析 | 第20-25页 |
一、内容要素 | 第20-22页 |
二、地域要素 | 第22-23页 |
三、课文篇数 | 第23-25页 |
四、小结 | 第25页 |
第二节 两岸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比较分析 | 第25-29页 |
第三节 两岸高中语文教材近现代选文比较分析 | 第29-32页 |
一、台湾翰林版教材近现代作品选文研究 | 第29-31页 |
二、大陆人教版版教材近现代作品选文研究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两岸高中语文教材经典篇目编排设计对比分析 | 第32-38页 |
第一节 《再别康桥》内容对比分析 | 第33-34页 |
一、助读系统 | 第33页 |
二、练习系统 | 第33-34页 |
三、总结 | 第34页 |
第二节 《念奴娇 赤壁怀古》内容对比分析 | 第34-36页 |
一、助读系统 | 第34-35页 |
二、练习系统 | 第35-36页 |
第三节 《劝学》内容对比分析 | 第36-38页 |
一、助读系统 | 第36-37页 |
二、练习系统 | 第37页 |
三、总结 | 第37-38页 |
第五章 两岸高中语文教材的评价与启示 | 第38-41页 |
第一节 对台湾翰林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评价 | 第38页 |
一、结构评价 | 第38页 |
二、内容评价 | 第38页 |
第二节 对大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评价 | 第38-41页 |
一、结构评价 | 第38-39页 |
二、内容评价 | 第39页 |
三、总结第三节 启示 | 第39页 |
一、结构方面 | 第39页 |
二、内容方面 | 第39-40页 |
三、总结 | 第40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