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构跨境经济业务型财务造假研究--以雅百特公司为例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12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4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| 第17-25页 |
2.1 文献综述 | 第17-22页 |
2.1.1 国外研究文献 | 第17-19页 |
2.1.2 国内研究文献 | 第19-21页 |
2.1.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21-22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2-25页 |
2.2.1 财务舞弊动因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.2 对赌协议博弈理论 | 第23页 |
2.2.3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3-25页 |
3 虚构跨境经济业务型财务造假过程分析 | 第25-38页 |
3.1 虚构跨境经济业务手段分析 | 第25-28页 |
3.1.1 利用跨国关联公司进行虚假交易 | 第25-26页 |
3.1.2 伪造虚假合同虚增销售价格 | 第26页 |
3.1.3 虚构海外工程项目 | 第26-27页 |
3.1.4 虚构资金流 | 第27-28页 |
3.2 虚构跨境经济业务型财务造假的特点 | 第28-30页 |
3.2.1 目的性与欺骗性强 | 第28-29页 |
3.2.2 策划精密且复杂 | 第29页 |
3.2.3 造假代价高 | 第29-30页 |
3.3 虚构跨境经济业务型财务造假的原因 | 第30-35页 |
3.3.1 虚构海外业务获利高于真实业务 | 第30-31页 |
3.3.2 来自业绩对赌的压力 | 第31-34页 |
3.3.3 管理层受利益驱动道德缺失 | 第34-35页 |
3.4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带来的危害 | 第35-38页 |
3.4.1 扰乱市场秩序 | 第35页 |
3.4.2 误导投资者 | 第35-36页 |
3.4.3 相关机构蒙受损失 | 第36页 |
3.4.4 牵扯其他相关人员利益 | 第36-38页 |
4 雅百特公司案例介绍 | 第38-46页 |
4.1 雅百特公司概况 | 第38-41页 |
4.1.1 公司简介 | 第38页 |
4.1.2 行业地位 | 第38-41页 |
4.1.3 公司财务概况 | 第41页 |
4.2 雅百特公司案件始末 | 第41-46页 |
4.2.1 雅百特公司财务造假案件经过 | 第41-45页 |
4.2.2 雅百特公司财务造假案件处罚结果 | 第45-46页 |
5 雅百特公司虚构跨境经济业务财务造假分析 | 第46-63页 |
5.1 识别雅百特公司财务造假的表内分析 | 第46-53页 |
5.1.1 财务报表分析 | 第46-48页 |
5.1.2 财务比率分析 | 第48-52页 |
5.1.3 自由现金流量分析 | 第52-53页 |
5.2 识别雅百特公司财务造假的表外分析 | 第53-57页 |
5.2.1 结合非财务信息的合理性分析 | 第53-55页 |
5.2.2 关联客户往来的异常分析 | 第55-56页 |
5.2.3 从多方获取关键证据证实 | 第56-57页 |
5.3 虚构跨境经济业务的识别 | 第57-59页 |
5.3.1 虚假转口贸易套利的识别 | 第57页 |
5.3.2 进出口伪报的识别 | 第57-58页 |
5.3.3 运用大数据识别虚假贸易 | 第58-59页 |
5.4 防控措施 | 第59-63页 |
5.4.1 加强对虚假转口贸易的打击力度 | 第59-60页 |
5.4.2 联合多部门加强合作共同审查 | 第60-61页 |
5.4.3 改善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 | 第61页 |
5.4.4 加强对财务舞弊的处罚力度 | 第61-62页 |
5.4.5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| 第62-63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