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4-24页 |
1.1 课题来源 | 第14页 |
1.2 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5页 |
1.4 研究现状 | 第15-20页 |
1.4.1 MFD研究现状 | 第16-19页 |
1.4.2 交通信号控制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1.5 研究思路与内容 | 第20-22页 |
1.5.1 研究思路 | 第20页 |
1.5.2 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1.6 本章小结 | 第22-24页 |
2 区域宏观基本图的构建及特性分析 | 第24-44页 |
2.1 MFD模型 | 第24-25页 |
2.2 不同数据源下的MFD构建 | 第25-35页 |
2.2.1 微波检测器数据 | 第25-29页 |
2.2.2 车牌识别数据 | 第29-32页 |
2.2.3 评估MFD作为区域交通状态指标的可信度 | 第32-35页 |
2.3 MFD评估 | 第35-37页 |
2.3.1 状态比 | 第35-36页 |
2.3.2 MFD的差异性 | 第36页 |
2.3.3 两种数据源下MFD的差异 | 第36-37页 |
2.4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区域MFD模型 | 第37-40页 |
2.4.1 模型 | 第37-38页 |
2.4.2 数据验证 | 第38-40页 |
2.5 检测器覆盖率对MFD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41-44页 |
3 基于MFD的区域边界信号控制策略 | 第44-56页 |
3.1 概述 | 第44-45页 |
3.2 实施区域的必要条件 | 第45页 |
3.3 控制相位确定 | 第45-49页 |
3.3.1 边界控制相位 | 第45-47页 |
3.3.2 边界控入相位上游控制相位 | 第47-48页 |
3.3.3 边界控出相位下游控制相位 | 第48-49页 |
3.4 触发和结束条件 | 第49-52页 |
3.4.1 触发条件 | 第49-51页 |
3.4.2 结束条件 | 第51-52页 |
3.5 边界控制策略 | 第52-54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4 区域边界信号控制配时参数优化方法 | 第56-66页 |
4.1 边界绿信比确定 | 第56-59页 |
4.1.1 流入相位初始绿信比压缩比例 | 第56页 |
4.1.2 根据OD调整流入相位绿信比压缩比例 | 第56-58页 |
4.1.3 流出相位绿信比确定 | 第58-59页 |
4.2 边界外围控制相位绿信比确定 | 第59-60页 |
4.2.1 控入相位上游控制相位 | 第59页 |
4.2.2 控出相位下游控制相位 | 第59-60页 |
4.3 特殊情况 | 第60-62页 |
4.3.1 特殊情况1 | 第60-61页 |
4.3.2 特殊情况2 | 第61页 |
4.3.3 特殊情况3 | 第61-62页 |
4.4 信号本地执行方案 | 第62-65页 |
4.4.1 控制相位绿灯时间确定 | 第62页 |
4.4.2 本地方案 | 第62-6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5 仿真测试与验证 | 第66-72页 |
5.1 测试验证区域 | 第66页 |
5.2 仿真模型建立 | 第66-67页 |
5.3 参数设置 | 第67-69页 |
5.4 结果分析 | 第69-71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6.1 结论 | 第72-73页 |
6.2 展望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80页 |
附录 | 第80-81页 |